太白+气滞血瘀

患者52岁,男性。腹胀、嗳气2年。消瘦,苔薄少苔,脉滑略弦,沉取无力。病在太阴经、阳明经。足太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异常。舌嫩,脉沉。经络诊察示手五里至臂臑酸痛,漏谷发涩、酸疼,地机、阴陵泉松软塌陷,左丘墟疼。病史包括食管切除术及横膈膜修补术。
气滞血瘀食管癌术后脾肾两虚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口渴多饮、易饥、多尿、身体消瘦3年余。口干欲饮,多食,夜尿频繁,自汗潮热,消瘦乏力,大便干燥,视物模糊。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属气阴两虚。
糖尿病气阴两虚口干欲饮多食易饥
查看详情 →
女,65岁,主诉血糖升高11年,喜食肥甘厚腻,时有饥饿感,大便秘结,心烦易怒,时有叹息。舌紫暗,苔薄白,少津,脉沉细弱。中医病名属消渴,证型为胃热炽盛,气滞血瘀津伤。望诊见舌紫暗,苔薄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喜食肥甘厚腻,饥饿感,大便秘结,心烦易怒;切诊见脉沉细弱。
气滞血瘀糖尿病胃热炽盛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2年,加剧半月。病程2年,症状为饮食发噎,胸部隐痛,无规律发作,近半月吞咽困难加重,伴胸闷灼痛、上腹部饱胀、恶心泛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辨证为热邪伤络,气血受阻,郁久化热,肺胃热盛,炼津成痰,闭阻胸膈。病位在食管,与肺脏有关。
气滞血瘀食管炎肺胃热盛痰阻胸膈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右手挫伤1天,肿胀疼痛难忍,功能障碍。右手腕和大鱼际肿胀发青,压痛点位于大陵穴、鱼际穴及拇指掌指关节处,活动受限。舌质澹苔白,脉沉弦而数。诊断为手扭伤,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手扭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消化不良8年。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胃胀、泛酸、嗳气、全身肌肉酸痛、睡眠障碍、多梦。红斑狼疮病史,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导致双眼盲。舌质澹而胖,苔白厚腻,脉细数。病在少阴经、太阴经。腹部皮肤色暗,皮肉发硬。病程长达8年,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多系统受损。
气滞血瘀消化不良红斑狼疮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口渴多饮,易饥,多尿,身体消瘦,病程3年余。消渴,气阴两虚型。口干欲饮,多食,夜尿频繁,自汗潮热,消瘦乏力,自汗不止,大便干燥,视物模糊。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空腹血糖11.6mmol/L,尿糖阳性(++),眼底动脉硬化。
消渴气阴两虚眼底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双下肢瘫软,伴尿失禁1月余。双下肢瘫软,左上肢活动受限,时有疼痛,大便干,3~5日一行。舌质暗,苔薄,脉细涩。中医诊断痿证(脉络瘀阻),小便不禁。病机为肾气虚,下焦受冷,脉络瘀阻,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滞经络。腰椎骨折,嵴髓受压。
痿证气虚血瘀脉络瘀阻下焦瘀阻
查看详情 →
男,54岁。反复胃脘部胀满、烧灼感、嗳气10余年,近加重。上腹部饱胀,空腹、餐后尤甚,烦躁易怒,食欲不振,脘胀不适,神疲乏力,口臭,大便排出费力。舌质淡黯,舌根部苔厚腻。脉弦沉无力。胃痞病,虚三实七夹热证。
气滞血瘀胃痞病虚三实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2岁。右小腿肿胀3年余,右小腿内侧静脉曲张逐渐加重,右下肢轻度水肿。舌暗,苔薄白,脉沉细滑。平素后背、下肢怕凉,着凉后大便频、易急躁、多梦。经络诊察示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阳明经、少阳经、足太阳经异常。辨经属太阴经、少阴经。选经为太阴经、足少阴经。
气滞血瘀静脉曲张脾虚湿盛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