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某,26岁,产后3月余反复发热,午后体温37.5℃~38℃,伴胸闷气憋、心悸、四肢麻木、饮水多、小便频数清长、头晕神疲、怕冷、面色苍白少华。舌质澹苔薄,脉细而缓。中医诊断为产后发热,证属营虚则热,气虚则寒,病机为营血虚亏,营卫失和。
头晕神疲产后发热营血虚亏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冠心病,胸闷微痛,心悸心慌。头晕神疲肢倦,食欲减退,口澹乏味,大便时结时溏,尿黄,右胁时痛,口干渴饮,口腔左侧有白斑,咽喉干燥有异物感,寐差。舌质红而苔稍呈灰白色。脉搏有时数而促,有时迟而结,左脉按之细。病程较长,有血吸虫病史及慢性咽炎史。
头晕神疲冠心病胸闷心痛心悸心慌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婚后两年未育,精液不液化。临床表现包括头晕神疲、腰膝酸软、畏寒肢凉、小便清长、尿后余沥。面色白,舌微胖边有齿痕,苔薄白滑,脉细无力而尺脉尤甚。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衰,精寒不育。病机属肾阳不足,阴寒偏盛,精宫虚冷,气化失常。
头晕神疲精液不液ha肾阳虚衰精寒不育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肝脾气滞,右胁作疼,伴有头晕神疲。舌苔薄腻,舌质紫,脉弦滑。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脾气滞。
头晕神疲肝脾气滞右胁疼痛舌质紫
查看详情 →
患者身热无汗,头晕神疲,腹疼拒按,谵语昏蒙。病程五日。舌苔黄,口渴,脉郁小而数。病机为风温化火,表里不解,津液渐干,痉厥在即。复诊后热不退清,腹痛胁疼,黄苔带焦,口中干苦,脉数大且弦。病机为阳明邪火传入少阳,津液劫干,还防痉厥。
头晕神疲身热无汗腹痛拒按谵语昏蒙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为牙龈出血反复10年,伴双下肢紫斑。病程长。中医病名齿衄,证型心脾两亏,气血亏虚,肝郁血瘀,肝失所藏。望诊面色萎黄,舌暗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心烦少寐,口渴不多饮,大便不调,头晕神倦。切诊脉细涩。
头晕神疲血小板减少症心脾两亏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发作性心慌心悸、胸闷胸痛9年,加重20天。胸痹心悸,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型。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自汗盗汗。心电图示下壁、外侧壁心肌缺血,频发室早。年老体瘦,劳倦思虑过度,情志不和,气机紊乱,心脉瘀阻。
头晕神疲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迟妇
小产后气血大伤
湿邪遏于二肠
二便不利
头晕神疲
失眠
身热
脉弦数
湿邪内阻
气血亏虚
舌象未提及
声音气味未提及
病史有小产史
脉弦数
头晕神疲气血大伤湿邪内阻二便不利
查看详情 →
女性,37岁。主诉胸闷、心悸易惊、心前区疼痛、头晕、肢颤、周身乏力、短气、多汗、四肢发凉。病程两个月。中医病名属心悸范畴,证型为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血行失畅,心神不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紧张易作,头晕、肢颤、乏力、短气、多汗、四肢发凉,切诊未提及。
头晕神疲心神经官能症肝郁气滞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宋某,男,30岁。主诉早泄,精液活动率低,死精75%,精子计数80×10^6/ml。病程5年。中医诊断肾气不足。舌苔薄白,舌质澹红。脉细。
头晕神疲肾气不足早泄死精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肝木犯胃,胃络暗伤,便血色黑,脘腹胀痛,头晕神疲。舌苔薄白,脉濡滑。二诊症状痛势未减,大便色黑依然,舌苔薄糙,脉濡数。中医诊断为血虚肝燥,脾虚气失通降。病机为运化升降失常。
头晕神疲便血色黑脘腹胀痛血虚肝燥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