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头胀痛,咳嗽,鼻塞,声重,咽痛,口渴,发热而微恶风,痰涎壅盛,大便秘,小便赤,舌苔黄腻,脉浮数,内蕴湿热,兼外邪客之,风热相搏,滞热未清,肺胃仍未清肃,舌苔垢腻,脉弦滑
头胀痛咳嗽鼻塞咽痛
查看详情 →
女,70岁。头晕、头胀痛、行走不稳。高血压病3级,高血压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神清,头晕,行走不稳,左侧面部、左手指麻木,闭目难立征阳性,左侧面部、左手痛觉减退。舌红,苔黄腻,脉滑。神昏,呼之不应,左侧肢体无活动,间断发热,咳嗽,咯黄痰,拒食,二便失禁。双侧瞳孔异常,双肺湿啰音,右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左侧阳性。意识昏睡,不语。舌红,苔少,脉滑。意识呈嗜睡状,左侧肢体无力活动,右侧上下肢偶见自主活动,鼻饲进食,二便失禁。意识障碍改善,意识呈模糊状态,存在睡眠觉醒周期,可回答简单提问,右侧上下肢可见自主活动,二便有反应,仍时有失禁。舌红,苔少,脉滑。意识模糊,可识家人,可简单对话,吐词含混,可经口少量进食,右侧上下肢可见自主活动,二便时有失禁。舌淡红,苔薄,脉滑。
胶质瘤肝风内动痰热内阻脉滑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0岁。头胀痛,口干苦,大便秘结,烦躁易怒,睡眠欠佳。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血压170/110mmHg。肝热上冲。肝阳上亢。外感风热,内伤情志,肝火上炎,扰动清窍。
高血压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烦躁易怒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腮腺炎病程1周,两侧肿痛,体温40℃,头胀身重,困倦无力,不思饮食,小便短黄。脉浮濡而数,舌黄腻。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上蒸。中医病名为痄腮,证型为湿热郁蒸。
头胀身重痄腮湿热内蕴高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主诉头痛、恶心呕吐、口黏、便少不爽。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证属肝郁脾虚,气机郁阻,清气不升。
头痛呕吐口黏便少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崩漏,病程10年,经期紊乱,经血色黑有块,淋漓不断。中医病名崩漏,证型肝肾阴虚,热扰冲任。舌红,苔少,脉稍数。面色晦暗,白带多,经血色黑有块。子宫前位,肌层回声欠均匀,后壁不均质回声区,内膜线偏移。病机为肝肾阴虚,虚火扰冲任,痰瘀互结。
崩漏肝肾阴虚虚火扰冲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头晕头胀10年余,近日加重,平躺感天旋地转,难以入睡,直立行走脚上如踩棉花感。面色晦暗,舌体胖大质暗红、苔厚腻,脉弦细。诊断为眩晕病,证属肝肾不足,痰瘀阻络。
眩晕病肝肾不足痰湿阻络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31岁男性,头晕、头痛、头胀、眼胀、胸闷、气短、手抖、情绪激动易怒、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精神不能集中、口苦口干、唇红紫、舌质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舌下脉络脉迂曲(++)、左脉沉弦、右脉沉细、血压140/108mmHg。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气郁滞、痰瘀阻窍。望诊见舌质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唇红紫、舌下脉络脉迂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头痛、头胀、眼胀、胸闷、气短、手抖、情绪激动易怒、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精神不能集中、口苦口干。切诊见左脉沉弦、右脉沉细。
头痛头晕肝气郁滞痰瘀阻窍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高血压病史10年,近年出现头晕、头胀、视力减退、烘热、出汗。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眩晕,属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内蕴肝热,兼有湿热之象。
高血压肝阳上亢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间断头晕头胀1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2个月。头晕头胀,心烦急躁,胸闷气短,善太息,周身无力,倦怠嗜卧,口干,颜面肌肉痉挛。舌暗红,苔白,脉沉弦。证属肝阳上亢,宗气亏虚。
高血压肝阳上亢宗气亏虚心烦急躁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头胀、眼花、面赤口干、耳鸣、齿衄、鼻衄,病程20余年。舌质紫暗,夹有瘀斑,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血证,辨证为肝阳上亢,肝火偏盛,迫血妄行,血不循经。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证肝阳上亢肝火偏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失眠2~3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胀、耳鸣、记忆力下降、颈项板滞疼痛、手麻、腰背痛、足寒、两腿无力、心慌、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肝阳偏亢,瘀热交阻。
失眠肝阳偏亢瘀热交阻颈椎病
查看详情 →
患者食欲强而善饥,不食则胃嘈肠鸣,口干欲饮,有上渴中消之象。舌苔薄红,脉小滑。中医病名胃腑灼热,证型胃热消谷,病因病机为胃热盛则消谷善饥,烁津则口干。舌象薄红,中有裂纹,脉小滑。腹胀肠鸣,头昏头胀,舌苔根腻,中裂已退。
胃热脾虚口干善饥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头痛、头晕、头胀、手麻、右腿痛、右耳鸣、睡眠差、精神委靡、腰膝酸软,病程10余年,血压180/100mmHg。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肝风兼有血瘀风眩。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血瘀风眩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失眠4年。病程始于情志不悦,绝经后加重。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白天头晕头胀、颈项板滞、手麻、胸闷心慌、心烦易躁、多思多虑、易紧张、胆怯、烘热汗出、口干、腰酸痛、脚跟痛、尿频难控、大便偏干。舌质偏红,苔薄根微黄腻,脉细微弦。中医诊断为不寐,绝经前后诸症。证型为肝亢肾虚。病因病机涉及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情志不畅。
头晕头胀不寐肝亢肾虚阴虚发热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头痛、眩晕、步态不稳1年余,面色萎黄,面部浮肿,下颌阔大,杵状指,已停经1年,神情悲观,舌暗红、苔白腻,脉沉涩。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辨证为痰瘀互结于脑。痰饮为患,血瘀证候明显,伴痰湿内阻,痰瘀交杂。
脑垂体瘤头痛眩晕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结婚8年不育,伴有头昏头胀、胸胁满闷、少腹刺痛。舌质紫暗,苔薄微腻,脉沉而涩。证属肝郁血瘀,精道受阻不育。病程8年,情志不畅,抑郁不乐,性功能障碍,未射精。病因病机为肝郁气结,瘀阻精道。
头昏头胀不育肝郁血瘀精道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有痰饮,咳嗽痰多,怀孕七月。主要症状为咳嗽增盛,遍体浮肿,气升不能着卧,转侧向左气冲更甚,大便溏行,凛凛恶寒,头胀目昏。脉象沉弦,舌苔白腻。病从烦恼而来,肝气挟痰饮上逆,肺气不能下降,脾土失其运旋,水气泛滥于肌肤皮肉之间。中医病名属子肿,证型为肝气挟痰饮上逆,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生痰,水气泛滥。
痰饮肝气郁结脾阳不足肺气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呼吸困难、胸痛、胃脘痛、两胁下疼痛、胸闷如压重物、心动悸、心慌易惊、头胀疼、大便不畅。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兼痰瘀阻胸。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心肌梗死少阳阳明合病痰瘀阻胸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两胁不适2年余。既往史有绝经3年。症状包括两胁不适或痛、心烦急躁、心悸胸闷、头胀、晨起口苦胁胀、食后胃胀、嗳气、咽不利、咳、两目干涩、腿沉、便软尿黄。舌澹黯,苔薄白。脉左弦。中医诊断为肝经郁热,肝胃不和,心气不振。
胁痛肝经郁热心气不振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