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男子,右胁下及胃上脘胀痛难忍,泛恶呕吐,发冷热,体温38.7°C,白细胞16×109/L,病程久,因暴饮暴食急性发作。舌苔白腻,脉弦大而数,后转濡滑而数。胆囊炎急性发作,寒湿阻遏,胆失通降,阳浮于外,呈现假热象。
寒湿阻遏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失通降阳浮于外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患者,主诉寒战、小便不利,面目发黄,黄色晦暗,腹胀尿少,食欲不振,便稀色灰。脉浮缓,舌苔白腻。中医诊断为黄疸,证属寒湿阻遏,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阻。病因病机为寒湿阻遏,脾阳不振,湿困中土。
寒湿阻遏黄疸脾阳不振腹胀
查看详情 →
男,41岁。身黄、目黄、小便黄2月余。巩膜及皮肤色黄略暗,胸脘痞闷,不能平卧,饮食不佳,口渴不欲饮,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厚腻,脉濡缓。黄疸指数60U,CCFT(+++)。病因病机为寒湿伤脾,脾阳不足,湿邪内蕴,胆汁外溢。诊断为阴黄,证型为脾阳不足、寒湿阻遏。
寒湿阻遏黄疸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苦而干,身目小便皆黄如橘色。面色萎黄暗无光泽,形体消瘦,神疲畏寒,两胁疼痛,腹胀痞满,目微黄,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左关弦大,右关沉迟无力。证属肝气乘脾、寒湿阻遏之黄疸。
寒湿阻遏急性肝炎脾阳虚肝胆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腹胀纳呆,全身皮肤黄染。病程约1个月。中医诊断黄疸,证型寒湿阻遏。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腹胀纳呆,黄疸,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睡眠差。切诊未明确描述。病因病机为脾阳不足,寒湿内蕴,阻遏胆汁,发为阴黄。
寒湿阻遏黄疸脾阳不足纳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0岁。腹胀、纳差、周身发黄,持续半年。面色萎黄,暗无光泽,形体消瘦,神疲畏寒,两胁疼痛,腹胀痞满,目微黄,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左关弦大,右关沉迟无力。中医诊断为阴黄,辨证为肝气乘脾,寒湿阻遏之黄疸。
寒湿阻遏黄疸肝气乘脾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苦而干、身目小便皆黄。病程4个月。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为肝气乘脾、寒湿阻遏。病因病机为寒湿阻遏、脾阳不运、胆液外溢。望诊见面色萎黄、暗无光泽、形体消瘦、目微黄。舌苔白腻。脉左关弦大,右关沉迟无力。
寒湿阻遏急性肝炎脾阳虚肝胆气滞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周身瘫软如泥,头晕畏寒2日。既往有反复瘫软病史,常需半月缓解。中医诊断痿证,证型为寒湿阻遏,阳气不运。头晕畏寒,口多涎唾,不渴,微利。舌苔厚水滑,脉沉而紧涩。寒湿内盛,阳气不运,气机闭郁,气血不得外达。
寒湿阻遏痿证阳气不运苔厚水滑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颜色晦黯,小便深黄,精神极差,重度乏力,频繁呕吐。舌澹苔白腻,舌底脉络纡曲。脉濡缓。证属寒湿阻遏,血脉凝滞,属阴黄。病因病机为脾阳不足,湿多从寒化,导致寒湿为患或以脾虚为主而发为黄疸。
寒湿阻遏阴黄血脉凝滞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壮年男子,右胁下及胃上脘胀痛,泛恶呕吐,伴发冷热,体温38.7°C,白细胞升高。胆囊炎病史多年。脉弦大而数,舌苔白腻。苔腻而滑,脉数不实,寒湿阻遏,胆失通降,阳浮于外,假热象。
寒湿阻遏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失通降阳浮于外
查看详情 →
安氏 发热恶寒 手麻胸闷 身困 白腻苔 沉缓脉 寒湿之气与痰水阻遏中焦 胃中阳气受压抑 不能运化如常 手微凉 不发热 嗳气作恶 胸腹窜痛 上下不停 未提及年龄 性别 病程长短 中医病名未明确 证型未明确 望诊 白腻苔 闻诊 无描述 问诊 发热恶寒 手麻胸闷 身困 嗳气作恶 胸腹窜痛 切诊 沉缓脉 沉小缓脉
寒湿阻遏风寒外感胃阳不足痰水内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