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59岁。主诉身体虚肥,生冷食物后腹泻。病程2天。咳嗽,动则咳剧,咳时小便不禁,肛门坠胀,痰涎稀薄而多,形寒畏冷,倦怠少气。舌质澹,苔白滑。脉浮虚数。辨证为元阳不足,复感寒邪致肺困于上发为咳嗽。
寒邪身体虚肥阳虚咳嗽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腹泻4周,每日排便3~5次,腹中冷痛,腹鸣,疲倦乏力,面色萎黄无华。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属泄泻,证型属脾虚寒湿,病因病机为脾阳不足,寒湿内盛,运化失常。
寒邪腹泻脾虚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主要症状为形寒背部为甚,喘逆一年,咳嗽,左胁内痛,不能依左而卧。舌苔白腻质粉红,后变为白腻而厚质绛,再转为白腻。两脉细弱无力,后仍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形寒、喘逆、咳嗽、胁痛,切诊见两脉细弱。
寒邪喘证肺虚胁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发热、咳嗽、喉痛8天。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体温39℃,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细数无力。中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兼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机为素体阳虚,复感寒邪,虚阳上浮,肺感寒邪失于宣肃,真寒之象。
寒邪肺感寒邪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喘咳10余年,频繁发作,发作时咳嗽气促,不能平卧,夏秋易发,持续数日。脉弦细,舌白腻、尖红。辨证邪在上焦,不得透泄。复诊时症状减轻,形神渐复。再复诊因感冒引发形寒、胸闷、咳喘,脉虚细,舌薄白,辨证中外俱寒,气馁阳虚。
寒邪喘咳肺虚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右足麻木,掌趾穿破,足胫破损,左手指麻木,筋脉不舒,气血不能周流。夜分呛咳,寝汗淋漓。麻风有年,阴分已亏,兼受寒邪。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病名属麻风,证型为阴虚夹寒,病因病机为阴分亏损,寒邪侵袭,肺气不宣。
寒邪麻风阴虚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鼻衄持续10日,血色暗红。面色苍白,饮食难下,四肢逆冷,恶寒身痛,微咳。舌质黯澹,苔白滑,根部微黄腻。中医病名鼻衄,证型太阳少阴证。病因病机为阳虚外感寒邪,血失统摄,阳气被遏,脉络阻滞。
寒邪鼻衄阳虚血失统摄
查看详情 →
66岁,胁肋掣痛,头痛,自汗,呕吐酸苦水,大便闭结,舌色澹红,指甲色现青黯,脉沉迟,阳衰血寒之证,舌澹,脉沉,脉沉软,舌澹红,虚寒胁痛,寒气冷饮,结于胁肋
寒邪胁痛头痛自汗
查看详情 →
暑湿七日,头痛汗不得出,尚有寒,舌苔甚薄,胸闷,腹中流走作痛,嗜卧,脉象未提。上焦病,中焦病,湿邪内蕴,夹有肝气。
寒邪头痛胸闷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左肩、腕关节痛,病程1周。主要症状为遇暖则减,得冷则剧。舌苔薄白,脉沉紧而两尺俱弱。证属寒痹偏于上者。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寒邪痛痹上肢痹痛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主诉眼缝缩小、眯眼斜视、右眼上胞下垂、无力睁开,伴视物困难、复视、午后加重、面色微黄、乏力。舌质润红而暗,苔白灰黄,根部厚浊腻密布。中医诊断为足太阴睑废,病机为寒邪久闭,脾湿蕴积,上窜眼胞,致眼睑肿垂。病因属脾困,寒湿阻滞经络,精微失布。
寒邪重症肌无力脾困脾湿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咳嗽,病程1年多。主要症状为咳嗽,痰少色白黏稠,夜间及天气变化时加重,无胸闷,无汗出。舌体胖,有瘀斑,脉弦涩。中医诊断为咳嗽(痰瘀犯肺)。病因病机为寒邪瘀阻肺气,痰浊内生,肺气不宣。
寒邪咳嗽痰瘀犯肺痰浊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主诉痰喘复发,感寒加重,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痰喘,证型未明确提及。主症为气急痰虚,背部酸楚,夜不能平卧。舌苔薄白,脉浮滑。病机可能与外感寒邪、肺失宣降有关。
寒邪痰喘肺气虚背部酸楚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男性,主诉咳喘2年余,加重7天。咳喘伴畏寒喜暖,精神倦怠,面色苍白,张口抬肩,四肢厥逆,自汗淋漓,口渴思热饮,尿少,痰鸣漉漉,口唇青紫。舌质淡边青紫,苔白腻水滑。脉弦滑而结代、重按无力。中医诊断咳喘证,辨证肾不纳气、肺虚痰伏。病机为肾不纳气,肺虚痰伏,外感寒邪,阳气虚衰。
寒邪咳喘肾不纳气肺虚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2岁。尿频灼热半月,加重伴发热腰痛一天。腰痛如折,得热则舒,头痛连及右项部,不能自转侧,纳差疲乏。舌质淡,苔白薄腻,脉沉细。中医病名:淋证。证型:太少两感,水道不利。病因病机:素体阳虚,寒邪直中少阴,肾阳不足,寒邪入中,外邪侵袭,足太阳膀胱腑不能气化。望诊:舌质淡,苔白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尿频灼热,发热恶寒,腰痛如折,头痛连及右项部,不能自转侧,纳差疲乏。切诊:脉沉细。
寒邪泌尿系感染淋证阳虚
查看详情 →
女,45岁,腰背部酸胀疼痛2月余。腰痛,病程2月。中医诊断为腰痛。病因病机为劳倦伤肾,气血运行不畅。望诊未见明显异常。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劳倦后发病,症状与体位有关。切诊见腰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脉象未提及。
寒邪腰痛肾虚筋脉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呕吐月余,食后半小时即吐,吐势缓,食物一口一口吐出,伴脘痛、纳少、脘腹胀满。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舌苔灰白,脉象弦缓。中医诊断为寒吐,病因病机为寒邪侵入中宫,胃失和降,寒凝气机。
寒邪呕吐胃痛腹胀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气短,病程自1980年起,持续多年。证属阴虚之体,复感寒邪,寒邪直中心经,客于心脉致心血瘀阻,本虚标实。舌质红少苔,舌尖边有瘀斑,脉细涩。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寒邪冠心病心绞痛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腰部拘急不舒,病程短。中医病名属腰痛,证型为寒湿痹阻,病因病机为外受寒邪,内伤冷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饮凉水后发病,病史有腰痛症状。切诊脉象细紧,细为阴虚,紧为寒邪。
寒邪腰痛阴虚
查看详情 →
林某,36岁,男。双下肢浮肿疼痛1月。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痹证脉络瘀阻型,病因分析为风寒湿邪闭阻经络。
寒邪痹证脉络瘀阻风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