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大便时溏时泄,病程8年。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胃虚弱。舌象澹,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细弱,以右关、尺为甚。腹冷喜暖,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痛不适。
泄泻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持续发热一年,热势时高时低,遇劳加重,午前为甚,动则汗出,头目眩晕,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时硬时溏,形寒怯冷,易感冒,身体消瘦。面色淡白,舌质淡、浮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虚大无力。诊断为气虚发热,辨证为劳伤气耗,虚阳浮越。
气虚发热脾虚气少虚阳浮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大便时溏时泄,病程8年。中医诊断为泄泻(慢性肠炎),证型为脾胃虚弱型。舌象澹,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以右关、尺为甚。症状包括大便稀薄、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冷喜暖、腹痛不适。病史提示饮食不慎为诱因,病情反复发作。
食欲不振泄泻脾胃虚弱大便稀薄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夜间遗尿3年余,近1个月每天尿床。发育缓慢,消瘦,易外感。大便干,色深。右小腿肌肉萎缩,右下肢细,跛行。舌澹,舌中部白苔厚,苔白滑,脉沉细。病在足少阴经、足太阳经,脾肾虚寒体质。脾虚兼有湿气困中,肾虚,肾阳虚则脾阳亦虚,膀胱虚寒。
遗尿脾肾虚寒发育缓慢舌淡苔滑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大便时溏时泄,病程8年。纳呆、腹痛、腹泻,近1年加重,大便稀薄不成形,每日4~5次,伴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冷喜暖、腹痛不适。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右关、尺部尤甚。诊断为泄泻(慢性肠炎),证属脾胃虚弱型。
食欲不振泄泻脾胃虚弱大便稀薄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大便时溏时泄8年。病程8年,因饮食不慎诱发,反复发作,伴纳呆、腹痛、疲乏、腹冷、食欲不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右关、尺脉为甚。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胃虚弱。
泄泻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持续发热1年。热势时高时低,遇劳加重,动则汗出,头目眩晕,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形寒怯冷,易感冒,身体消瘦。面色澹白,舌质澹、浮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虚大无力。诊断为气虚发热,辨证为劳伤气耗,虚阳浮越。
气虚发热脾虚气少虚阳浮越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呕吐3个月。主要症状为呕吐白黏沫,剑突下发凉半年,胸脘痞闷,不欲饮食,食入即吐,时吐清水,时吐黏沫,腹中冷,喜热恶寒,神疲乏力肢困。面容不华,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舌质澹,苔厚腻。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呕吐,证型为寒湿凝聚,脾胃阳衰,浊阴不降。
食欲不振呕吐寒湿凝聚脾胃阳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胃痛隐隐、食欲不振2个月。形体偏瘦,双颧略红,舌质红且干,舌苔薄白,脉细数。胃脘部隐隐疼痛,略食即饱,腹中嘈杂,时常嗝声连连,手足心发热,夜间尤甚,大便干燥。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阴虚内热,病机为阴虚而生内热,胃阴灼伤,胃失濡养。
食欲不振胃痛胃阴灼伤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5个月男婴,腹泻20余天,大便清稀,时溏,水样便,泡沫多,有黏液,每日7~8次,烦躁不安,纳呆少食,腹热作胀,小便黄少。面色无华,舌质红,舌苔黄腻,指纹青紫。湿热伤食证。大便清稀,水样便,泡沫多,黏液,腹热作胀,纳呆少食,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指纹青紫。
泄泻湿热伤食脾胃虚弱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男,54岁。反复胃脘部胀满、烧灼感、嗳气10余年,近加重。上腹部饱胀,空腹、餐后尤甚,烦躁易怒,食欲不振,脘胀不适,神疲乏力,口臭,大便排出费力。舌质淡黯,舌根部苔厚腻。脉弦沉无力。胃痞病,虚三实七夹热证。
胃痞病虚三实七肝气郁结胃火上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