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9岁。主诉心悸10余年,伴胸闷、四肢关节肿痛、畏寒、面浮跗肿、小溲短少。中医病名心悸(心痹),证型为心阳不振、心脉瘀阻。病因病机为痹证日久,反复感邪,渐致心阳不振、心脉瘀阻。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阵作、怔忡不安、胸闷、四肢关节肿痛、畏寒、面浮跗肿、小溲短少;切诊见脉弦细而促结。
心阳不振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维性颤动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部憋闷气短打嗝10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心血瘀阻。面色暗红,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涩。病程10年,病机为心血瘀阻,气血不畅,胸阳不振。
心血瘀阻心阳不振胸痹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10余年,下肢浮肿半年。中医诊断心悸。辨证心阳不足,阳虚水泛,水饮凌心。体征面色皖白,口唇澹青,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多汗,畏寒,夜寐差。舌象暗澹,有齿痕,苔白厚。脉象沉细。
慢性心力衰竭心阳不足阳虚水泛水饮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顽固性心律失常,呈室性早搏、二联或三联律,病程3年。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阳虚心气不足为本,气血瘀滞为标。舌红、苔白腻,脉沉细、结或代。二诊时舌澹紫、苔白,脉沉迟。症状包括胸闷、心悸、头晕、肢倦、手足不温、少寐。
心律失常阳虚心气不足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男,81岁,气短心慌,喘憋气促,心悸,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夜间憋醒,左下肢浮肿,舌澹暗苔薄白,舌下脉络迂曲青紫,脉沉迟,心阳不振,心脉瘀阻,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弱,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弱
冠心病心阳不振心脉瘀阻心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反复发作3年余。中医病名冠心病,证型心气不足、血脉瘀阻,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肾阳虚。望诊舌质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象迟缓结代。
心悸心气不足心肾阳虚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发作性胸痛、胸闷不减四月余。胸痹,心阳不振,营卫失调。心痛彻背,颈背牵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易汗出,睡眠差,纳差,便干。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舌根部偏腻,脉沉细。
冠心病心阳不振心绞痛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阵发性胸闷、憋气,劳累及上楼时加重,伴剧烈疼痛,曾诊断为冠心病,病程约一年,体胖,面色红润,舌苔薄白,脉沉细涩,心气虚弱,血瘀痰浊阻闭经络
冠心病心阳不振心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0岁,心悸、胸闷1个月,加重1周,形寒怕冷,手足欠温,夜寐欠安,喜太息,神倦无力,口唇青紫。舌质黯紫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阳不振,脉络瘀阻,心神失养。舌黯紫,脉细涩,胸阳痹阻,心血瘀阻,心神失养。
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心悸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4岁。主诉发作性心前区闷疼8年,加重1年。心前区闷疼,重则彻背,多于劳累或生气后诱发,日发作3~5次,持续时间5~8分钟,胸闷憋气,善太息,心悸气短。舌澹暗苔薄白,脉细弦。中医病名冠心病心绞痛(胸痹),证型气机不畅,心血瘀阻。望诊舌澹暗苔薄白,舌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心前区闷疼、胸闷憋气、善太息、心悸气短。切诊脉细弦。
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胸痹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胸痛反复发作5年,活动后加重,伴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四肢不温,口唇发绀。舌暗紫,苔薄白。脉细涩。证属心阳不振,心血瘀阻。
冠心病心阳不振心血瘀阻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间断性心前区疼痛6年余,劳累或情绪激动诱发。现症见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心烦易怒,惊惕不安,眠差多汗。舌质红暗,苔薄白,脉结代。诊断为胸痹,证属心阳不振,心气不足,血脉不畅,心神失养。心电图示ST段下移及T波浅倒。
冠心病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心悸、胸闷2月。心悸不安,动则尤甚,胸闷气短,自汗。舌澹苔白,脉细。中医诊断心悸病,证属心阳不振。形体偏胖,血压正常,心率增快,律不整,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左室面高电压,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脏彩超示左房增大,二尖瓣反流,主动脉弹性减退,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心阳不振心血瘀阻心悸病心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