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7岁,女性。主诉四肢麻木肿胀进行性加重3月余。精神萎靡,面色黧黑,口唇发绀,爪甲黑紫,肌肤甲错,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心烦气躁,胸闷心悸,脘腹胀满,疲劳乏力,四肢麻木肿胀沉重,行走不利,腰膝酸软,畏寒怕风,手足心热,自汗盗汗,大便每日1次不成形。舌瘀紫体胖大、苔黄厚腻,脉沉细。中医诊断肾元亏虚,脉络瘀阻。
血瘀头晕耳鸣胸闷心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发作性胸腹痛3月余,加重1周。心悸、气短、精神疲惫、乏力、面色晦暗、头晕、口干黏腻、胸闷憋气、脘痞腹胀。舌澹紫有瘀斑点,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气阳虚,气虚血瘀。病程3月余。
气虚血瘀头晕胸痹心气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为药物流产后阴道下血不止,病程5天。中医病名为不全流产,证型为气虚血瘀。面色无华,舌澹少苔,脉沉涩。症状包括头晕乏力,腰膝无力,少腹阵痛,阴道下血量少。平素多见心悸气短,动则汗出,易于感冒。
气虚血瘀不全流产恶露不尽气血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心悸、气短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邪毒瘀阻。病因病机为感受风热邪气,邪毒扰心,心气不足,心阴受损,温邪未尽,阴液已伤。望诊舌红苔薄黄。闻诊自觉鼻出热气。问诊有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全身乏力、善惊易恐、睡眠欠佳、纳差、多食后心悸加重。切诊脉结代。
心悸头晕气阴两虚邪毒瘀阻
查看详情 →
女,67岁,发冷发热,嗜睡不醒,神情呆痴,左半身不遂,发麻,厌食冷饮,头晕,心悸,善忘,溲赤,便秘带血,病程一周。肝阳素亢,内蕴痰热,热极生风,痰阻经络,心阴不足,复感外邪。面色潮红,舌绛苔黄,脉弦滑有结象,血压192/72mmHg。
感冒头晕心悸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性,27岁,主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口干不欲饮,四肢不能活动,右大拇指及右足大趾有轻微活动,月经3个月未行。面色憔悴,舌质紫暗少苔,脉细涩无力。中医病名为痿证,证型为肝肾亏虚,气虚血瘀,后辨证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经脉失养。
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嵴神经根炎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语言謇涩、耳鸣耳闭3个月。中医诊断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肝风上扰。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瘀血阻滞脑络,肝风上扰。望诊见舌质澹红略紫,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高血压病史及症状变化。切诊脉细。
气虚血瘀中风肝风上扰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喉部疼痛,吞咽加重,右扁桃体及舌根部肿物,呈紫黑色。初诊见咽喉肿痛、口干、白细胞低、咳嗽、便干。舌质红,薄白苔,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瘀毒内结。三诊见舌质黯红,黄腻苔,脉细滑。四诊见舌质黯红,黑褐腻苔,脉沉细数。辨证为湿热邪毒,气虚血瘀;后辨证为气阴两虚,阴损及阳,脾肾阳虚,余毒未尽。
非霍奇金淋巴瘤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主诉右侧面部麻木、疼痛,口角歪斜,右眼不能闭合,病程3天。面色无华,口角流涎,右眼不能闭合,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舌质紫暗少苔,脉沉涩。辨证为气虚血瘀,风中经络。
气虚血瘀面瘫风中经络舌紫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