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7岁,头痛、呕吐、昏厥,病程自1974年4月13日至8月21日。头痛位于两太阳穴,按之更甚,后脑胀疼,胸闷烦躁,纳呆,四肢麻木作疼。舌苔黄略厚,质紫黯,脉弦关实。证型为肝郁胃实,气逆上冲。
昏厥头痛呕吐肝郁胃实
查看详情 →
患者肝阳亢盛,头痛如劈,大汗如雨,昏厥。肝木素亢,心营久亏,疑虑过多。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肝阳亢盛,证型肝阳亢盛,病因病机肝木素亢,复加劳神,精耗阳张。
昏厥肝阳亢盛阳气升多降少头痛如劈
查看详情 →
腹痛昏厥,中脘硬痛,手不可近,两眼露白,舌缩谵语,发厥昏晕。体质怯弱。脉弦洪兼数,右手更旺,转数成迟,左手无本根。初诊为着暑,继诊为停食,后辨为虚证。
昏厥腹痛中脘硬痛舌缩谵语
查看详情 →
男,49岁,恶寒微发热,眩晕,头目昏花,昏倒,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病程4个月,周期性发作,每隔十余日发作一次。面色黧黑,目睛留黄,舌苔薄白,脉沉细弦。寒湿侵袭,气血郁滞。
昏厥眩晕四肢厥冷寒湿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主诉时发昏厥,发作时气上冲,手足强直,口不能言,神志清楚,经期易发,经量少,体肥,夜盗汗,半年内脱发明显,血压110/92毫米汞柱。辨证为冲任失调,血虚生风,挟痰上逆。初诊舌红苔少,脉弦,四肢微肿。复诊脉弦滑,舌胖大,舌色不红。三诊脉弦细,舌色正常。四诊脉弦,苔薄腻。
昏厥冲任失调血虚生风痰湿上逆
查看详情 →
女,40岁,脘闷,呕吐,昏迷。病程10分钟。昏厥。气机逆乱,升降失常,阴阳气不相顺接。面色苍白,口唇澹,舌澹苔白。脉沉细。
昏厥气机逆乱中气不足脑海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经绝期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心悸心慌、昏厥、腹胀、厌食、胸胁时痛,背部恶寒。形体肥胖,面目微肿,舌体胖质淡苔白,脉弱。中医诊断脾肾两虚、阴阳失调。
昏厥经绝期脾肾两虚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男,54岁,右胁痛五年,腹胀一年,昏厥不语,目垂睛浊少神,颜面枯槁憔悴,额出粘汗,气不继续,饭食颗粒不进,渴喜饮,小便涓滴不通,大便五天未行,腹胀如抱瓮,腹部青筋暴露,蜘蛛痣可见,舌苔黄薄腻,舌质淡现瘀斑,脉濡弱如毛,证属脾肾衰败,升降出入停歇,因闭而致肝气垂脱,病属单腹胀,循至昏厥。
昏厥肝硬化腹水肝昏迷脾肾衰败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主诉突发四肢抽搐及昏厥,病程自1965年4月23日首次发作,持续至1965年9月29日。月经初潮后未再潮,伴鼻衄。发作前有厌食、右上腹痛、胸闷、口吐酸水、气自腹上冲、肢抽动、四肢发凉、呼吸急迫、大声喧喊、口苦、便干、意识朦胧。平时恶喧嚷,看电影则头晕。舌苔薄白,舌有瘀点,脉弦细稍数。
昏厥肝气郁结肝痫痰郁气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痛难忍,呼吸困难,昏厥。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血结胸证,证型为气随血脱,病因病机为邪蓄上焦日久,劳累过甚,胸阳不展,邪气内乘,经络受损,气血互结,痰热相结,气血内滞。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细弱。
昏厥胸痛难忍呼吸困难气随血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胃脘包块,食欲减退,形萎神衰,四肢厥冷,昏厥。少阴病,阳衰阴盛已极,尚存一丝微阳。面色苍白,唇乌,四肢厥冷,鼻息微动,胸窝微热,脉象似有似无。
昏厥少阴证阳衰阴盛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两下肢发抖10天,反复昏厥4次,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脉弦滑,苔厚腻,辨证为痰湿内蕴,肝阳上扰,神明失守。
昏厥癔病痰湿内蕴肝阳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时发昏厥,发作时气上冲,手足强直,口不能言,神志清楚,出冷汗,哭后缓解,经期易发,经量少,体肥,盗汗,脱发,血压14.7/12.3kPa。中医诊断为冲任失调,血虚生风,挟痰上逆。望诊见舌澹胖,舌色不红,脉细,脉弦。问诊见经期症状明显,夜盗汗,脱发,体肥。切诊见脉细、脉弦。
昏厥冲任失调阴血亏虚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女,32岁。经前昏厥,周身乏力,肢冷,汗出,面色如灰,不得言语,须臾自醒,喜悲易哭,月经周期准,经量中等,经色浅淡,舌偏红苔少,脉沉细。中医病名:昏厥。证型:血虚气弱,阴阳失调。病因病机:经前阴血汇注,心失所养,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血亏气弱,清窍失濡。望诊:面色如灰,舌偏红苔少。闻诊:未提及。问诊:经前症状、喜悲易哭、月经情况。切诊:脉沉细。
昏厥月经不调血虚气弱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心悸,心跳缓慢,每分钟四十次左右,胸闷不适,动则更甚,时有昏厥,病程年余。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阳虚气弱,阳伤日久及阴分。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气血不相接续。舌苔薄白。脉迟结代。
昏厥心悸心跳缓慢胸闷
查看详情 →
女,40岁,脘闷,呕吐,昏迷10分钟。面色苍白,汗出,四肢厥冷,口唇澹,舌澹苔白,脉沉细。昏厥。病因病机为气机逆乱,阴阳气不相顺接,因长途劳倦、晕车呕吐、饥饿致中气不足,脑海失养。
昏厥中气不足脑海失养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突然晕厥,意识障碍约半小时。病史中有头痛头晕多年,两日前因外感风寒后症状加重。体征示面色苍白,舌澹,苔白,脉弱。中医诊断为昏厥(脱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导致气血逆乱,阳气暴脱。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澹苔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头痛头晕病史及外感诱因。切诊示脉弱。
昏厥风寒头痛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近五旬,头痛发热,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虚,病因病机为荒于酒色,真气受损,外邪侵袭。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头痛发热、分晰家产、劳怒,切诊未提。
昏厥头痛发热真气受损虚证
查看详情 →
66岁女性,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说话不清楚,听不懂,大小便失禁,病程三个月。中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血菀于上,郁血而昏厥。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不清,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言语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脉象未提及。
昏厥中风脑病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主诉频发昏厥5年,伴月经不调。头晕,频发昏仆,昏倒时不知人事,无抽搐,情绪不稳定,鼻衄,纳少,大便干,月经周期紊乱,经量不定,经行腹痛。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昏厥(气血逆乱,痰浊闭窍),月经不调(血虚肝郁)。
昏厥气血逆乱月经不调血虚肝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