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心悸+失眠+胸痹

女,48岁,发作性心慌8年,加重伴胸闷半个月。高血压13年,子宫切除20年。心慌、胸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纳差。面色微黄,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弦细偶结。胸痹心痛,胸痹心悸,眩晕。证属心脾气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脾失健运,气血乏源,气滞血瘀,心脉瘀阻。
气滞血瘀心悸胸痹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病程自1986年起,逐渐加重。形体较胖,颜面略皖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象细弦略滑,苔薄白,质澹略暗。证属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胸痹寒凝气滞心悸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形体较胖,颜面略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苔薄白,舌质澹略暗,脉细弦略滑。诊断为胸痹,证属阳气内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胸痹寒凝气滞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心前区憋闷疼痛2年余,伴心悸气短。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短、自汗心悸、心前区隐痛、失眠烦躁、神疲乏力。舌象澹紫,苔薄白。脉象弦细,偶有结代。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属本虚标实之证。
胸痹失眠烦躁心气不足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女,62岁;胸闷,左胸前区痛,心慌心悸,口干,不欲食,头晕,失眠多梦;病程3天。胸痹;气滞血瘀,脾肾亏虚。舌红偏胖,苔薄黄,脉细弦,尺脉沉。舌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左寸沉、双关略弦、尺脉沉细。
胸痹气滞血瘀心悸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年余,胸痛连及左臂,行则气短,心悸失眠,动则汗出,唇舌青紫。舌暗红少苔,脉涩,血压140/90mmHg,心电图T波倒置。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脉络瘀阻。
胸痹气滞血瘀心悸失眠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男,65岁,胸痛连及后背伴心悸、气短3年,加重1个月。面色苍黄无光泽,唇色紫黯,失眠多梦,纳差,大便质稀。舌黯苔薄白,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脾两虚,气滞血瘀。
胸痹气滞血瘀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男性,66岁。阵发性压迫性胸痛2年余,加重1个月。刻下症状胸闷心悸,偶有胸胁胀痛,劳累、情绪激动后加重,心烦失眠。舌质紫暗、苔红。脉弦。胸痹,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血虚瘀阻,心失所养。
胸痹气滞血瘀心烦失眠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6岁。胸前区憋闷疼痛,心悸气短,头晕体倦,心烦急躁,梦多失眠,面色无华,舌红少苔,脉濡缓。中医诊断胸痹、真心痛。辨证气机不畅,心血瘀阻。望诊面色无华,舌红少苔。闻诊未提。问诊有胸闷疼痛、心悸气短、头晕体倦、心烦急躁、梦多失眠。切诊脉濡缓。
胸痹气滞血瘀心肌梗死真心痛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间断胸闷疼痛5年余,加重1天。主症为胸闷疼痛、两胁胀痛、胃脘胀满、不欲饮食、肩背疼痛、心悸失眠、大便干燥。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瘀阻心脉证。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肝气不疏,血瘀心胸,气滞血瘀。
胸痹血瘀心胸气滞血瘀瘀阻心脉
查看详情 →
男,67岁,心悸伴心前区及后背疼痛5天,病程5天。胸痹,气滞痰凝血瘀证。舌质暗红有瘀斑、苔黄腻,脉涩。心电图示全导联S-T段压低,心肌缺血样改变,窦性心律不齐,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及后背疼痛、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易惊惕、嗳气打嗝、咳黄痰、纳差、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胸痹气滞痰凝血瘀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