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3岁,女性。右胁下隐痛间作10年余,加重2月。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胁下隐痛胀、食欲不振、神倦乏力、头昏头痛、情志抑郁、夜寐不佳、多梦。形体消瘦,目眶色泽晦滞,两目无神,脉细弦,舌质微红,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郁证之胁痛,病位在肝、心。病机为肝气郁滞,久而化热,心肝气郁,心神不宁。
气滞化火郁证胁痛肝气郁滞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主诉间断头痛10年,右侧顶枕部疼痛,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噩梦。舌质澹红、体胖,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肝郁脾虚,气滞化火,后辨证肝脾不和,带脉失约。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气滞化火头痛肝郁脾虚阴道分泌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间断性失眠3年。现病史提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晨起精神欠佳伴有口气。既往史有月经不调。舌边尖红、苔白腻,后转为厚腻,脉弦。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肝郁气滞,气滞化火。舌象提示舌边尖红、苔白腻或厚腻,脉象为弦。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气滞化火,火扰心神,脾失运化,胃失和降。
气滞化火不寐肝郁气滞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闷痛3年,近日发作,饥饱均痛,伴灼热感、脘胁胀闷、嗳气、纳减、口干。舌边红,苔白而干,脉弦。诊断为气滞化火之胃脘痛。
气滞化火胃脘痛脉弦舌边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胃痞10年,加重半年,伴有隐痛、口腔溃疡、口中灼热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脘痞塞,饮食不当则症状加重,噫气,纳少,口干,唇红,大便或溏或干,排不能畅。舌象苔澹黄薄腻,舌质红。脉象细弦兼数。脘部触诊明显不适,深压有隐痛。证属胃弱气滞,津气两伤,肝气乘侮,胃络失和。气滞化火,热郁阴伤,胃阳不能濡润,胃气失于通降,脘痞似饥而不欲食,脘中灼热,口干舌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气滞化火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弱气滞津气两伤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胃脘隐痛缠绵不休,胃酸甚低,纳食衰少,食则作胀,形体削瘦,面色萎黄,近日胃中灼热,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辨证为胃痛日久,气滞化火,阴津内伤。病史10余年,近5年加重。
气滞化火慢性萎缩性胃炎阴津内伤胃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胃脘痛8年,加重3年。胃脘隐痛,纳呆食少,食入作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近半月胃脘灼热,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胃脘痛。辨证为胃痛日久,气滞化火,阴津已伤。
气滞化火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郁结阴津不足
查看详情 →
汪某某,女,31岁。胸乳时时作痛,崩中暴发,历时6个月,血色深褐,口苦,舌燥,溲黄。脉弦涩,舌质深红、苔光薄、舌边青。中医病名:崩漏。证型:阴虚阳亢。病因病机:气阻于心胸,气滞化火,迫血妄行,血热熏灼,煎灼津液。望诊:舌质深红、舌边青、苔光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胸乳作痛、崩中暴发、血色深褐、口苦、舌燥、溲黄。切诊:脉弦涩。
气滞化火崩漏阴虚阳亢血热
查看详情 →
女,45岁,精神性头痛,头胀,睡眠极差,口流痰涎,心烦欲哭,左上肢麻木,四肢肌肉震颤,血压125/90毫米汞柱,月经规律,舌洁,脉弦缓,头痛(抑郁症),肝郁气滞证,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肝失条达,经气壅阻,烦躁易怒,心烦欲哭,四肢肌肉震颤,上肢麻木,气郁化火,肝郁化风。
气滞化火精神性头痛肝郁气滞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