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痰瘀

患者33岁,女性,婚后5年未孕,胸闷急躁,乳胀痛,脘部刺痛,左上脘与少腹胀痛,肩臂痛,气色晦黯,咽中痰滞,口干,舌苔薄微黄,舌质稍红,脉小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虚肝旺,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肾虚失养,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舌质稍红,苔薄微黄;闻诊见咽中痰滞;问诊见胸闷、急躁、乳胀痛、脘部刺痛、体乏、梦多、痛经、夹血块、大便偏干、腰痛、头痛、乳痛、小叶增生、口腔溃疡、月经不调;切诊见脉小弦,后变为脉细、脉濡、脉滑小数、脉弦滑。
气滞痰瘀不孕症肝郁脾虚络脉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心悸、自汗盗汗、烦躁3月余。甲状腺轻度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手有细微震颤,心率98次/分,甲状腺处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五心烦热,白天动则自汗,夜晚盗汗,睡眠偶尔惊醒,口干,神疲倦怠。舌质红,苔薄,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肝火旺,气滞痰瘀,虚实夹杂。实验室检查示FT3、FT4、T3、T4均升高,TSH降低。
气滞痰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阴两虚心肝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胃部疼痛彻背1年余,伴胃部嘈杂、嗳气吞酸、吐清水、纳差。舌苔薄白,质澹红。脉弦紧。中医病名胃痛,证型气滞痰瘀,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气滞痰瘀,脾胃虚寒。望诊见舌苔薄白,质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部疼痛彻背,嘈杂嗳气吞酸,吐清水,纳差。切诊脉弦紧。
气滞痰瘀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胃痛彻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颈部疼痛伴间断发热5天,加重2天。甲状腺Ⅱ°肿大,质硬,压痛(+)。血常规示白细胞轻度升高,血沉增快。甲状腺彩超示多发结节及低回声区,周边血流丰富。中医诊断为瘿病。病程5天。面色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往来寒热,头痛、口苦、纳差、心烦、大便未下。病因为外感风热,病机属少阳郁热、痰瘀互结。
气滞痰瘀瘿病少阳证甲状腺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左侧乳房胀痛数月。中医病名乳癖,证属气滞痰瘀互结为主。主要症状包括左侧乳房胀痛、头晕头痛、自汗、咽痛咽痒、痰黏。体征见舌淡红,苔黄,脉细弦。辅助检查示左乳房结节,双乳退化不全。
气滞痰瘀乳癖头晕头痛自汗
查看详情 →
孙某,女,49岁。咳嗽、胸憋气短、大便干、小便黄。舌苔薄黄,脉象细滑。中医诊断为气滞痰瘀型。主症为咳嗽、胸憋气短,病程较长。舌象薄黄,脉象细滑。症状包括咳嗽、胸憋气短、大便干、小便黄,伴有痰粘难咯、咽干、夜间汗多、两目干涩、皮下结节等。病机为气滞痰瘀。
气滞痰瘀肺热咽干痰粘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咳嗽2年余,晨起为甚,喉痒而干,说话多则咳,咳时连声频作,吐痰不畅,甚则呕哕痰涎。中医病名咳嗽,证型气滞痰瘀,肺失清肃。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嗽、喉痒、吐痰不畅,切诊未提及。
气滞痰瘀咳嗽肺失清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双侧乳房胀痛1年余。中医诊断乳癖,证属气滞痰瘀互阻。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
气滞痰瘀乳癖胃痛泄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心慌头晕10年余,加重20天。形体肥胖,素日经常饮酒。面色㿠白,神志清醒,声音清晰。舌质暗,舌体大,舌苔厚腻,脉象沉迟细结。心率50次/min,律不齐,血压122/90mmHg。冠脉CT示左前降支多发软斑块,管腔狭窄75%;颈动脉彩超示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左侧壁心肌缺血、频发房早。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气滞痰瘀型。
气滞痰瘀胸痹心痛心脾虚弱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