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主诉经期延长两年余,月经量多,色暗红,伴小腹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经期延长,辨证为血瘀,病机为瘀血内停阻滞胞脉。二诊后症状缓解,舌脉仍淡红,苔薄白,脉细缓。三诊至七诊持续调整治疗,舌脉未见明显变化,仍为淡红舌,薄白苔,缓脉。辨证由血瘀逐渐转为气郁血滞,后又转为养血调经。
气郁血滞经期延长血瘀
查看详情 →
王某,女,28岁,声音嘶哑伴咽干,说话时间稍长则嘶哑加重,疲乏倦怠,胸闷,五心烦热,午后为甚。舌暗红、苔薄白而干,脉弦细。证属气郁血滞痰凝。声带小结,双声带前1/3处有一突出小结,闭合不全。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凝日久,脉络不畅,阻于咽喉部。
气郁血滞声带小结痰凝阻喉咽干声嘶
查看详情 →
女,38岁,喉痛1周,咽中梗阻不利,吞咽不适,干而刺痛两年,胸闷不舒,嗳气,食后欲呕,月经常提前,色暗,夹血块。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血瘀喉痹,气郁血滞,瘀热上扰,痹阻咽喉。
气郁血滞喉痛咽中梗阻血瘀
查看详情 →
24岁,经行腹痛5年,经潮一、二天痛甚,经行不畅,色紫有块,少腹胀甚于痛。脉沉弦,舌边紫气,苔薄白。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郁血滞。病因病机:气机失调,胞脉受阻。望诊:舌边紫气,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经行腹痛,经行不畅,色紫有块。切诊:脉沉弦。
气郁血滞经行腹痛气机失调胞脉受阻
查看详情 →
张某某,女,59岁。主诉腰部发凉、怕冷恶风一年,伴鼻塞、流涕、周身酸痛,咽痛如物梗阻,夜间加重,口干不苦,食后胃脘及两胁胀满,大便偏干。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气郁血滞,痹阻不通。病程一年,情绪波动明显,症状夜间加重,伴有咽部不适及消化道胀满。
气郁血滞腰寒畏风咽部梗阻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黄疸伴有腹水2个月,唇干口燥,思饮,厌油,纳差,心烦急躁,上腹不适,全腹胀甚,体温38℃上下,小溲短赤。全身黄疸明显,腹部膨隆,有腹水征,腰部及足踝部指凹性水肿。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为肝胆湿热,热重于湿,兼有气郁血滞。望诊见全身黄疸,舌象未提及。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脉象。
气郁血滞黄疸腹水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失眠6个月。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每晚仅睡3小时,伴口干、脾气暴躁、腰痛、大便偏干。既往病史包括血压偏低、绝经10年、肾结石12年。舌质淡红,苔稍黄,脉弦弱。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肝郁化火证。
气郁血滞失眠症肝郁化火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胸部胀痛、心慌心悸、头昏、失眠、咳嗽、气短。唇舌淡红,脉象细涩。证属风邪入肺,肺失宣降,肝失调达,气郁血滞。
气郁血滞风邪入肺肺失宣降肝失调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声音嘶哑伴咽干半年余,症状包括说话时间稍长则嘶哑加重,疲乏倦怠,性情急躁易怒,胸闷,五心烦热,午后为甚。中医诊断声带小结,辨证气郁血滞痰凝。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病程半年余。
气郁血滞声音嘶哑咽干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为7岁小女死亡后突发全身肌肉麻痹不仁,食通正常。左脉滑数,右脉弦。诊断为气郁血滞,经络不流,血中有热。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小女死亡。
气郁血滞肌肉麻痹经络不流血中有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主诉肺炎,病程较长。面色苍白,四肢清冷,喘咳气促,鼻煽,舌苔中黄,脉细弱而数。中医病名肺炎,证型正气虚脱,肺有伏热。病因病机为正气虚脱,肺有伏热,温邪犯肺,气机不利,气郁血滞,心阳虚衰,卫气不固,肺热壅盛。
气郁血滞肺炎正气虚脱肺有伏热
查看详情 →
女,36岁,胁肋疼痛,腹部胀满,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肝病,证型为肝经血瘀,病因病机为木郁气滞,舌暗红,舌苔黄,脉细弦。
气郁血滞胁痛腹满肝经血瘀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咽中梗阻不利,吞咽不适,干而刺痛两年,伴胸闷不舒,嗳气,食后欲呕,月经常提前,色暗,夹有血块。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血瘀喉痹,气郁血滞,瘀热上扰,痹阻咽喉。
气郁血滞咽中梗阻血瘀喉痹胸闷嗳气
查看详情 →
女,38岁。乳房胀痛3个月,月经前后均痛,伴性情急躁,胸闷,腰酸膝软。乳房肿块,边界清,质软而韧,按之疼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乳癖,病机为冲任不调,气郁血滞,瘀阻作痛,乳络不畅。
气郁血滞乳癖冲任不调乳络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瘕痞已久,胁络胀痛。中医病名属瘕痞,证型为气郁血滞。病因病机为瘀滞日久,气机不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胁下胀痛,病程较长。
气郁血滞瘀滞胁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查看详情 →
女,45岁,胸闷、心慌半月,急躁易怒,失眠,胸痛,情志刺激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结。气郁血滞。胸痛、心慌、失眠、脉结、舌淡红、苔薄白、情志刺激诱发症状加重。
气郁血滞胸痛心慌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紊乱11年,14岁初潮,16岁起经期先后无定,经量多,色暗红,无血块,经行少腹、小腹绞痛,腰痛,右少腹疼痛,带下量多色黄,外阴瘙痒,头晕头痛,耳鸣,纳食可,大便时揩血,小便黄,夜尿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带下病。辨证为肝郁脾虚。病机为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肝木乘脾土,脾气虚弱,水湿下注,湿郁化热。
气郁血滞月经紊乱肝郁脾虚带下病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排尿余沥不尽1年多,病程较长。舌质澹红有紫气,苔白腻,脉细弦涩。前列腺指诊腺体饱满,中央沟变浅,按摩时可见清稀液体流出。前列腺液常规示卵磷脂小体少许,白细胞(+)。诊断为气郁血滞,湿邪内阻。症见腹股沟及少腹胀痛,尿末滴白,尿意不尽,尿后余沥,神疲易倦,嗳气胁胀,纳少寐差,大便溏。阴囊潮湿,睾丸疼痛,腹股沟疼痛不适。
气郁血滞湿邪内阻阴囊潮湿尿末滴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腰痛持续2个月,晨起加重,活动后减轻。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剧烈,不能弯腰,伴随胸胁胀闷、经行不畅、精神抑郁。舌质澹,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腰痛,证属气血郁滞、阻塞经络。
气郁血滞腰肌劳损气血郁滞胸胁胀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