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7岁。左肾囊肿,右肾部痛,右上腹痛7天,头昏,口苦微干渴。舌苔薄白微黄,脉细弱。右胸腔少量积液。右上腹痛,大便软条粪色黄黑,二日一行。尿量大增,食欲增加,精神改善。右胁下微痛,深呼吸时右季肋稍痛。肾囊肿属痰瘀互结。病机为痰瘀互结。舌象薄白微黄,脉细弱。
气血两虚肾囊肿痰瘀互结右上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腋下有鸡蛋大包块,质硬、移动、压痛,病程3个月。体质素虚,面色无华,月经失调。舌质淡红而嫩,脉弦细而小。中医诊断为瘰疬,证型为气血两虚,肝郁络阻。
气血两虚瘰疬肝郁络阻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外伤后左腕肿痛、活动受限1小时。局部轻度疼痛,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鼻烟窝处肿胀、压痛明显。X线检查示左腕舟骨骨折。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紧。症状持续1小时。诊断为左腕舟骨骨折。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迟缓。
气血两虚腕舟骨骨折血瘀活动受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骶髂关节疼痛,髋腿伸展不开,腰背嵴椎疼痛难忍,阴雨天加重。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骨痹,证型为肝肾不足,风湿痹阻,肝肾不足,脾虚湿盛,湿邪痹阻,督嵴失充,清阳不升,肝肾不足,气血两虚。舌象澹红苔腻、澹胖灰苔水滑、澹红苔白腻、澹红苔薄白、澹红胖嫩苔薄白,脉象沉小弦、沉细小弦、沉小弦、沉细、沉细。
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不足风湿痹阻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男,64岁,头胀眩晕,言语不利,右足麻木不遂,行走不稳,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呼吸低微,四肢厥冷,二便自遗,舌痿,脉弱。中风脱证,真阴亏损,阳无所附,虚阳欲脱。面色苍白,舌痿,脉弱,脉摇摇而动,两尺极弱似无。
气血两虚中风脱证真阴亏损虚阳欲脱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1年多。现症见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腰酸痛,经色澹红,量偏多,头晕、心悸、少寐,食不甘味,面色萎黄有褐斑,大便二日一行。舌苔薄白,舌质澹胖有齿痕。脉弦细弱。辨证为气血不足,胞宫失养。
经行腹痛气血不足腰酸痛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刘某,男,3岁半。右上肢瘫痪2年多,右上肢肌肉明显萎缩,肌力降低,右手不能握物。发育营养稍差,消瘦,面黄少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失养。
气血两虚痿证肝肾不足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右侧髋关节疼痛伴关节僵硬、功能障碍,病程1年3个月。体征见面色不华,形瘦,舌质澹红,苔薄白,根部微浊,脉沉缓。诊断为结核性右髋关节功能障碍。辨证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经脉失养。右髋关节活动受限,仰卧屈曲110°~130°,被动伸直阻抗力大、疼痛,股肌萎缩。舌象澹红,苔薄白,脉沉缓。
气血两虚右髋关节功能障碍肝肾不足经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颈肩部反复疼痛伴左上肢麻木4年,加重伴眩晕1个月。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脉细弱。颈肩部压痛,肌张力增高,活动不利,左上肢麻木放射至指尖,左上肢肌力Ⅳ级。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硬膜囊受压。中医诊断项痹,辨证气血两虚证。
气血两虚颈椎病颈肩痛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女,49岁,乳房结核,创口腐烂,脓稀如水,昼不思食,夜不成眠,大便秘结,体虚,溃烂疼痛因虚而发,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程较长,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体虚溃烂,外感或内伤未明确。
气血两虚乳房结核痰湿阻滞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肛旁间断性反复肿痛伴流脓水2年,加重1周。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言懒语,纳差,大便秘结。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中医诊断为肛瘘,证属气血两虚。局部检查见瘘道外口,有清稀脓液溢出,触之有条索状物通向肛内,指诊及肛镜检查提示内口存在。
气血两虚肛瘘湿热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反复痛经十余年,月经量少,颜色暗,夹血块,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为痛经,辨证为气血两虚,瘀血内阻,病因先天禀赋不足,阴血虚少,血虚而涩。二诊脉沉细,三诊月经周期7日净,腰腹痛减轻,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
气血两虚痛经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主诉痛经,经后腰酸肢麻,神疲嗜睡,纳呆便溏,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脾气滞,气血两虚,阴血素虚,肾气渐衰,肝肾不足,血瘀气滞,冲任气滞。望诊见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水异常,纳呆便溏;切诊见脉短而弦,脉弦细,脉细软,脉弦。
气血两虚痛经肝脾气滞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腰痛伴双下肢麻木半年。病程半年,发病与搬重物有关。腰痛以右小腿足三里穴处为甚,胀痛,久躺、久立、久坐及走路加重。伴易感冒、食欲不振、大便干燥。脉沉弦弱涩,舌质澹白无华。辨证为气血两虚,肾虚瘀结。
气血两虚腰痛肾虚瘀结肾藏精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血象改变、明显贫血、心悸气短、动则汗出、乏力、头晕目眩、睡眠多梦、月经量少、腰酸腿软、体质瘦弱、说话语声低微、面色黄白、舌质澹白、脉细弱。中医病名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黄白、舌质澹白。闻诊见说话语声低微。问诊见血象改变、贫血、心悸气短、动则汗出、乏力、头晕目眩、睡眠多梦、月经量少、腰酸腿软、体质瘦弱。切诊见脉细弱。
气血两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肝肾阴虚脾虚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右小腿肿胀疼痛,病程2年,反复流脓。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苔白,脉细数。右小腿上段内侧窦口,流出脓液,窦道周围瘢痕肿硬。X线示右胫骨上段慢性骨髓炎,有小死骨块。诊断为右胫骨骨髓炎,辨证为虚寒肿痛型。
慢性骨髓炎虚寒肿痛
查看详情 →
吕姓妇,分娩次日患血晕,恶露不断。症状为略醒后目闭头倾,一日数十发,寒战如疟,发热腹痛,通身汗出。脉象大左关弦硬。初诊见气血两虚,瘀血阻滞,二诊寒热腹痛,三诊气血已通而现虚象。
气血两虚血晕瘀血阻滞恶露不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主诉肺癌脑转移术后左侧肢体不遂15天。体瘦,面色晦暗,夜眠差。舌嫩偏红无苔而润,脉浮数偏弦按之空虚。舌象变化提示阴虚内热,脉象反映阳气虚而鼓动无力。病程15天,属术后恢复期。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辨证,病因病机涉及术后气血亏虚、络脉瘀阻。
气血两虚肺癌脑转移左侧肢体不遂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常某,男,30岁。胸背部疼痛,活动受限2小时。胸4椎压缩性骨折。舌质红,苔黄,脉数。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症状包括纳少,伤后二便未行,夜寐欠佳。二诊后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三诊后舌质澹红,苔白,脉沉细。X线示T4椎轻度压缩性骨折,位线可。骨折愈合尚可,骨折线模煳。
气血两虚型胸椎压缩性骨折气滞血瘀型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低热乏力,食纳减退,轻咳稀薄白痰,胸闷气促,全身不适,手足发凉,关节肿痛,面胸背水肿性斑块。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皮痹。证型肺脾两虚,兼感风寒湿邪,气血凝滞;脾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阻隔,血脉瘀滞。舌澹体胖,苔薄白或白,脉细或沉伏。皮损为面胸背水肿性硬斑,表面坚实发亮,压之凹陷,双手背发紧肿胀。关节肿痛,手足发凉,皮肤板硬,皮纹消失。
气血两虚系统性硬皮病肺脾两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