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两月,百脉俱虚,虚寒虚热,咳嗽痰多,自汗盗汗,脉虚细,舌淡苔白。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虚寒虚热,病因病机为阴损及阳,肺伤及脾。望诊见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嗽痰多、自汗盗汗、食少便溏,切诊脉虚细。
咳嗽痰多自汗盗汗产后百脉俱虚虚寒虚热
查看详情 →
易某,男,49岁,哮喘,肺气不肃,肾气不纳,脾失健运,舌质澹红有齿印,苔薄白而润,脉弦小,手有冷感。赵某,男,48岁,喘证,肾虚,脉沉细,舌苔薄白,质澹。杨某,女,60岁,喘嗽浮肿,肾虚火衰,脉沉细无力,舌苔白滑,涎液满口。张某,女,46岁,咳喘、胸痛,肺失宣化,脾失健运,肾失降纳,舌质澹红,苔薄黄而腻,脉弦小带滑。唐某,女,7岁,咳喘,素质虚弱,面色苍白,舌质澹红苔薄白而润,脉细弱。
哮喘肾气不纳肺气不肃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咳嗽10天。咳吐白色泡沫稀痰,量多,气促,胸口冷,背冷,出汗,食欲差,便秘。舌质稍红边黯苔薄白,脉细滑。辨证为痰饮停肺,风寒未净,卫表不固。舌质稍红边黯苔薄白,脉细滑。二诊时背冷好转,仍胸腹冷,头晕乏力,活动后汗出,纳少,大便偏稀,舌质稍红苔薄澹黄,脉细沉。三诊时恶寒、胸背冷缓解,月经推迟,舌质稍红黯苔薄白,脉沉细。
咳嗽自汗出痰饮停肺风寒未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岁未详,主诉为大便痢下、形寒热发、胸闷气急、喉痰辘辘、神迷思卧。病程初诊为卅四天,三诊延至三十六天。中医病名为温病,证型为伏温挟湿热蕴蒸,少阳阳明同病,气阴两伤。望诊见舌边红、苔薄白而腻,后见舌黄腻略化。闻诊有喉痰辘辘声。问诊包括口干不多饮、气急、胸闷、泛恶、咳嗽痰黏、小溲浑赤。切诊见脉弦滑带数,重按无力,后见脉濡滑、弦数、濡数。
痢疾少阳阳明同病气阴两伤湿热留恋
查看详情 →
女性,54岁,右上肺叶切除术后2月,动则汗出,以上半身为著,活动后气短,咽部发痒,口干不欲饮,时有咳嗽,痰少,乏力,纳尚可,二便调。肺癌,气阴两虚,瘀毒内蕴。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自汗肺癌气阴两虚瘀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岁,主诉面肢浮肿,病程约2年。中医病名IgA肾病,证型气阴两虚,湿热内蕴,后转为脾虚,最终辨证脾肾气阴两虚。舌质红,苔薄黄或薄腻澹黄,脉细数或细略数。主症包括尿蛋白阳性、咽痒干咳、牙龈红肿、自汗、大便溏。病机涉及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脾虚湿盛。
IgA肾病气阴两虚湿热内蕴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多关节肿痛8年,咳嗽气喘5个月。刻下症见咳嗽气喘,咳吐痰涎,胸闷喘满,动则气急,短气自汗,乏力神倦,左腕、肘关节稍痛,活动不利。舌淡苔暗,脉沉细滑。中医诊断肺痿,证属肺气亏虚、痰瘀阻肺。
类风湿关节炎肺气虚痰瘀阻肺咳喘
查看详情 →
龚某,58岁,低烧两年余,手足心热,午后热甚,自汗,头晕,周身酸困,咳嗽。舌淡、苔薄白,脉迟。气液不足。舌淡、苔薄白,脉迟。脉迟。舌正无苔,脉沉细。
自汗低烧气液不足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主诉自汗不止,伴乏力咳嗽、口淡少味、夜寐不安,病程自2007年12月起。舌质澹胖,苔薄白,脉细。辨证为阳气虚弱,卫外失固。病因病机为阳虚不固,营卫失和,气血流行不畅。
汗证阳气虚弱卫外失固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37岁女性,左牙龈肿痛,自汗,夜不能眠,咳嗽,左大拇指发麻,喉干,口苦,便燥,月水方至。牙痛,证型为牙痛,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肺胃郁火上蒸。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自汗牙痛肺胃郁火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口干饮水无缓解,反复口腔溃疡,自汗畏寒,夜尿频数,寐差,大便不成形。舌红苔少,脉细。辨证为胃阴不足,虚火上炎。既往有口腔扁平苔藓及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已绝经。
自汗畏寒口干口渴口腔溃疡夜尿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心烦、自汗2年,晨起咳嗽10天。病程较长,伴有面有轰热、口苦。舌质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百合病(阴虚内热夹感)、咳嗽。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营阴不足,卫表不固,易受外邪侵袭。
自汗心烦口苦失眠
查看详情 →
4岁6个月男童,头颈部出汗3月余,动则加剧,面色少华,体倦,精神较差。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气虚卫阳不固型汗证。
虚汗气虚卫阳不固体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包括面色苍白、浮肿、纳差、腹胀、失眠、心烦、恶心。证型为毒邪伤中,胃失和降,心神失养。舌象澹红,脉象虚弦。二诊见舌象显红,脉象沉弦。三诊舌象胖大嫩红,脉象缓。四诊舌象澹红,脉象缓。中医病名为肺积,病因病机为毒邪伤中,胃失和降,心神失养,余邪未清,中焦失运。
自汗肺癌毒邪伤中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47岁男性,头汗甚1个月余,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汗证,气阴两虚证,肺卫虚弱,表虚不固,自汗盗汗,腠理疏松,阳加于阴,营卫不和,补气固表,养阴敛汗
汗证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低热两年余,手足心热,午后热甚,自汗,头晕,周身酸困,咳嗽。脉象迟,舌淡苔薄白。辨证为气液不足。二诊后低热退,汗减,但晚间手足仍发热。三诊停药后复发。四诊症状变化为偶有低热,肠胃欠佳,腹痛,大便偏稀,噫气,肠鸣,脉象沉细,舌正无苔。辨证为脾气虚弱。
气液不足脾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自汗2年,加重半月余。主症为自汗,活动后尤甚,汗液清稀,头部汗出明显,夜间盗汗,醒后汗止。伴恶风畏寒,咳嗽咳痰,痰白质稀,咳声低微,易感冒,神疲乏力,下肢沉重,头重昏蒙。面色㿠白,舌淡红苔薄滑,脉沉细。既往有肺间质纤维化病史2年。中医诊断为汗证、咳嗽病,辨证为肺卫不固证。
自汗咳嗽肺卫不固证恶风畏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