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浮石+气滞血瘀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喉间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喉中胀满,呼吸困难,气逆不降。伴随症状包括性情暴躁,气郁胸闷,月经提前,色鲜红而稠,夹瘀血块,白带淋漓,经前小腹剧痛,口渴喜饮,大便困难,头晕失眠,口舌糜烂。脉弦数,舌红,苔白厚。诊断为慢性咽炎、月经不调、痛经、郁症。
气滞血瘀慢性咽炎月经不调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左侧肢体倦怠,行走无力,病程较短。左侧上下肢偏瘫,手指不能握物,足趾不能活动,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正常,舌象未提。无口眼歪斜,大小便正常。血压150/8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中风(脑血栓形成)。病因病机为风痰阻络,气滞血瘀。脉象未提。
气滞血瘀中风风痰阻络偏瘫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右胸胁终日逼闷疼痛,咳时尤甚,引右颈右背及胃脘痛,痛有向内吸着感,胸脘痞硬灼热,频频噫气,半咳不畅,痰涎多呈泡沫或水样,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苔白黄而腻,脉弦数有力。中医病名属胸膜炎,证型属痰饮停聚,病因病机为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苔白黄而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痰、噫气、便秘、小便短少,切诊见脉弦数有力。
气滞血瘀胸膜炎痰饮内停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主要症状为腹痛脓血便4个月,直、结肠多发性溃疡,黏液多,有脓血。证属脾胃虚弱,湿热毒邪袭入大肠。舌苔白,脉细滑。患者男性,34岁,慢性腹泻3~4年,大便有黏液和血,每日5~6次,苔白,脉细滑。证属脾肾不足,寒湿困脾。患者男性,34岁,每日大便3~4次,大便煳状,左下腹不适,腹胀,苔白、脉弦滑。证属脾虚气滞湿阻。患者男性,32岁,腹痛腹胀,大便溏有黏液、血,形体消瘦,苔白,脉细滑。证属脾虚失运,湿蕴痰聚。
气滞血瘀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毒邪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年龄成年人。主诉腹股沟及脐下处生痰核数枚,坚硬不移,按之疼痛。肿核色白突出皮肤,无热感,口渴喜饮,大便燥结,舌质红,脉细数。中医病名痰核,证型风邪外袭,痰热内阻,经络不畅,营卫不和,气滞血瘀痰凝。望诊见舌质红,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口渴喜饮、大便燥结,切诊见脉细数。
气滞血瘀脂肪瘤痰热内阻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女,49岁,甲状腺肿大,右颈部肿大,按有硬块如蛋,皮色红而黯,胀痛不舒,表面高低不平,舌有瘀斑,脉弦而缓,瘀痰阻滞,皮色紫黯,面红目赤,目突而大,胸闷心悸,性情急躁易怒多叫。
气滞血瘀甲状腺肿大瘀痰阻滞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突发左手指麻木、头晕、耳鸣、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手不能举、腿不能抬。中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风)。证型为肝阳亢盛、痰热内阻、风痰上扰。病因病机为素性暴躁、过度烦劳、肝阴耗损、肝阳亢张、痰浊内生、肝风挟痰挟热上冲巅顶。望诊见口眼歪斜,舌歪向左侧。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头晕、耳鸣、言语不清。切诊见脉细弦且柔和,后转为弦弱。舌质澹,苔薄白,后转为红润,苔薄白而润。
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生脉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主诉咳嗽反复3周,吐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入睡。中医辨证为痰热阻肺,肺失肃降,阴伤血瘀。舌质暗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沉。口不渴,喜饮水,每日2400mL,纳食可,睡眠一般,大便成形不畅,小便正常。二诊舌质红暗,苔薄黄腻少津,脉弦滑。三诊症状基本缓解。
气滞血瘀痰热阻肺肺失肃降阴伤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舌质澹红,舌苔少,脉弦细。中医病名属肝经癥积,证型为肝郁痰结,瘀阻经络。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痰湿搏结成积。病程较长,既往有肾囊肿、乳腺纤维瘤、甲状腺囊实性病变、子宫大、右附件厚及盆腔畸胎瘤等病史。
气滞血瘀肝郁痰结瘀阻经络良性肿物
查看详情 →
女,23岁。癃闭18小时。腹痛甚,不能呼吸及咳嗽,少腹蓄尿胀满难忍。舌苔白,脉沉。癃闭。尿路结石。外感风寒,气机阻滞,膀胱气化不利。面色正常,舌淡白,苔白。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尿闭、腹痛、少腹胀满。脉沉。
气滞血瘀癃闭尿路结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两乳痛半年。两乳疼痛拒按,两胁胀满,夜寐多梦,经期不定,量少,行经少腹胀痛,纳少不甘。两乳有硬核,触压痛,边缘整齐,可移动。舌苔白厚,脉滑数。辨证为肝郁胃热,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乳中结核。
乳核肝郁胃热气滞
查看详情 →
男,39岁,主诉咽食有噎感两月余,近加剧。面色㿠白,精神紧张,体瘦乏力,胸胁胀满,噎膈恶心,纳呆便干。舌淡边有瘀点,苔白腻。脉滑。诊断噎膈,辨证肝郁脾虚,气滞、瘀、痰凝聚为肿瘤。
气滞血瘀噎膈肝郁脾虚痰凝
查看详情 →
女,35岁,脘胁疼痛,痛甚牵及肩背,病程未明确。胆道泥沙型结石,肝胆气滞血瘀,湿热内结成石。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未提。
胆道结石肝胆气滞血瘀证湿热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两侧甲状腺肿大,胸闷心悸,嗳气不舒,有时头痛头昏,五心烦热。脉弦缓,舌有紫斑。病因气滞血瘀痰阻。中医病名甲状腺肿大,证型气滞血瘀痰阻。
气滞血瘀甲状腺肿大痰阻胸闷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形瘦骨立,语音极低,咽间哽塞,吞吐不利,遇风则病。病程缠绵年余。脉细弦不和。诊断为梅核气。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机属气滞痰阻,肺胃失和。
气滞血瘀梅核气形瘦骨立语音低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卒发不能排尿,前列腺肥大,尿管长期留置诱发尿路感染。形体消瘦,精神萎靡。舌苔黄腻,脉弦重按有力。中医病名癃闭,证型气滞痰凝,尿道阻塞。病机为老年人脏腑气血功能减退,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脏衰竭,湿热凝结,膀胱气化失常,阳不化气,气不行血,血凝瘀阻。
气滞血瘀癃闭湿热凝结
查看详情 →
刘女士,23岁,甲状腺逐渐增大,面部浮肿,呼吸略促,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瘿病,证型属痰火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痰火内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甲状腺肿大痰浊阻络肝郁
查看详情 →
80岁男性,反复咳喘20年,再发加重1周。症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黏稠色黄绿,咯吐不利,大便秘结。舌质紫黯,苔黄厚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喘证,病机属痰热壅肺,肺失清肃。
气滞血瘀喘证痰热壅肺肺气壅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