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6岁,高热寒战,病程自1971年7月2日始,西医诊断为奎宁中毒性肝炎、肝硬化,面色黧黑,身倦腰痠,失眠多梦,心烦急躁,手脚心热,口苦齿臭,衄血,小溲黄短,朱砂掌,舌苔白、舌质绛,脉弦,中医辨证为阴虚血热,气虚血滞。
阴虚血热急性黄疸型肝炎奎宁中毒性肝炎肝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盗汗、潮热、肢节颈项强痛,病程持续二十多天。中医病名为汗多亡阳,证型为阴阳皆衰,病因病机为大汗伤阳亦伤阴,心肾之阴虚,阳气衰微,虚阳浮越。左寸脉微细欲绝,右尺脉浮大无力,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问诊提示失眠、饮食不进,切诊见脉象微细浮大。
肾阴虚衰汗多亡阳阴阳皆衰心阳衰微
查看详情 →
男,寒热,病程一年余。阴虚发热病。阴虚火旺。形瘦色黑,饮食不美,脉浮大无力。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寒热往来、身热如火、无汗、怔忡不寐、口渴便燥。
阴虚发热心阴虚火郁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寒热往来持续四月,伴有出汗。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肾阴虚,阴虚内热,邪伏阴分所致疟疾。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为寒热往来四月,脉弦细。
肝肾阴虚阴虚内热疟疾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3天连续定时发寒战、高热、汗出。中医病名疟疾,病因病机为外感疟邪。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间歇性寒热汗出,切诊未提及。病程3天。
疟疾寒热汗出少阳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为每日下午出现欠伸、寒栗、体痛,继之身热口渴头痛,汗出热解,渐现肢体乏力。中医诊断为疟疾,病因属秋伤风凉,邪居风府。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呈周期性发作,切诊未提及。病程为6天。病因病机为邪居风府,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证型为风寒侵袭,阴阳失调。
疟疾风寒束表阴阳失调寒热交替
查看详情 →
患者病情持续三年,洒寒烘热,每发于申酉之时,舌澹无荣,眠食俱废,大便溏薄,月水不行。诊断为虚疟,病因疟邪深踞于阴,阴虚及阳。面色萎黄,舌淡无华,脉象未提及。
疟疾阴虚虚疟寒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低热3天,体温37.3℃。病程1周,初起高热39℃,近3天持续低热,曾有鼻衄。舌苔黄腻,脉弦细不数。中医诊断湿温,病因分析邪入膜原,湿温难解。
湿温暑热舌苔黄腻脉弦细
查看详情 →
陈某,男,42岁。主诉低热2个月,体温上午37.2℃,下午37.8℃,夜间38.2℃。面色晦暗无光,舌质红绛,无苔,神疲乏力,盗汗,口干不渴。外感风热之邪,日久失治,正气受损,津液耗伤,导致长期低热不退。病机为阴虚内热,津液亏虚。脉象未提及。
阴虚发热感冒后低热面色晦暗舌红绛
查看详情 →
患者出现寒少热多症状,类似疟疾表现。脉象滑数。阴虚之体,内热自生,灸后火气内攻,溽暑天热外烁,三者交加致阴气受损。
阴虚瘅疟内热
查看详情 →
男,49岁。每日下午发生欠伸,寒栗,体痛,继之寒去身热口渴而头痛,汗出热解,肢体乏力。疟疾。邪居风府,外感风寒。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寒热往来,体痛,口渴,头痛,汗出,乏力。脉弦细。
疟疾阴虚阳盛风寒束表邪正相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2岁。发热不退,体温最高达39.5℃,4日未大便。阴虚内热、热结阳明证。发热不退,体温波动,大便不通,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数。面色潮红,声音低微,口气热臭,口渴欲饮,小便黄赤。脉数。
阴虚内热发热不退热结阳明大便燥结
查看详情 →
疟疾后仍见间日寒热,自汗轻,胃纳不佳,舌净稍黄,口微渴,腹中嘈杂,脉弦小。体肥多湿痰,久疟致阴虚。病程较长,属元虚邪轻之候。
疟疾阴虚寒热湿痰
查看详情 →
女,55岁,间断发热10个月,伴咳嗽。主诉为间断发热10个月,伴咳嗽。现症见每日傍晚恶寒发热,体温39℃~40℃,咳嗽无痰,苔中后部黑灰,脉弦细。证属阴虚发热,兼有邪气内伏。阴分有热,邪气内伏,肺热伤阴,胃阴受损,脉弦细,苔黑灰。
阴虚发热邪气内伏肺热伤阴热极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现症见中满、形体寒冷、口渴喜饮,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调致滞热在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饮食失调、既往疟疾史,切诊脉象弦数实。
疟疾后症饮食失调滞热在中中满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中满、形体寒冷、口渴喜饮,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提,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调、脾胃转输功能未复。舌象未提,脉弦数实。
饮食失调中满形体寒冷口渴喜饮
查看详情 →
七旬,寒少热多,苔黄渴汗,溺赤便秘,体厚多痰,不知饥,畏热。疟疾。热邪内盛,痰热互结。面色黄,舌苔黄,脉数。声音重浊,气味腥热。畏热,不知饥,体厚多痰,二便不利。脉数。
疟疾阴虚热邪便秘
查看详情 →
贾姑娘 疟疾发作五次 寒热症状已减轻 疟疾 虚证 阴虚 阴虚之体 寒热势衰 阴虚体质 疟疾反复发作 体倦乏力 舌淡脉细
疟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鼻衄多,伴少量齿衄,腹部胀满二年余。面色青黄,舌澹,舌边有齿痕。脉象右手弦大而数,左手细小而数。诊断为肝肾阴虚之证。
肝肾阴虚鼻衄齿衄血虚火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体倦乏力、心悸失眠10年,工作能力减退,易出虚汗,下午精神萎靡,面色灰黑,指甲干枯凹陷,眼球有黑色粒子影群。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久劳伤损,气血不足,精气不能濡头目,外润肌肤爪甲。
阴虚肺燥气血虚损精气不足虚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