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5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晕仆。体质瘦弱,面色萎黄少华,精神欠佳,语言断续而清晰,四肢欠温。舌质澹嫩苔白润,脉迟缓而结代频繁。中医病名属少阴病,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病因病机为心肾阳气虚甚,阴寒凝结。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澹嫩苔白润。闻诊语言断续而清晰。问诊见头晕、畏寒、气短、心悸、胸中闷塞。切诊脉迟缓而结代频繁。
头晕心阳不振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86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不振,气虚血瘀。望诊面色少华,舌质暗,苔白腻。闻诊语言断续而清晰。问诊有头晕、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切诊脉迟缓而结代。
心阳不振心悸气虚血瘀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余某,53岁,男性。主诉心动过缓,精神不振,头晕乏力,畏寒,志趣消沉。病程3年。中医诊断迟脉症。证属少阴心阳不足,寒邪乘虚外袭。舌澹红苔薄白,脉转弱缓。舌转嫩红,苔仍薄白,脉转弱缓。舌红苔薄,脉象弦兼弱。
心动过缓心阳不足寒邪外袭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昏仆。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属少阴病。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病因病机为气血不相接续。望诊见面色萎黄少华,舌质澹嫩苔白润。闻诊语言断续而清晰。问诊见头晕、畏寒、气短、心悸、胸中闷塞、说话短气不续。切诊脉迟缓而结代频繁。
头晕心阳不振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心悸胸闷1年余,脉沉缓,舌暗澹、苔薄白。中医诊断心悸,辨证心肾阳虚,失于温煦。望诊见舌澹暗、白苔,脉象双脉沉缓,时见结脉、代脉。问诊提示心悸胸闷、头晕眼花、疲倦乏力、眠差梦多。切诊脉象沉缓,舌象澹暗白苔。
心肾阳虚心悸脉沉缓舌暗白苔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头晕、畏寒、胸闷塞。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气血不相接续。病因病机涉及心肾阳虚,气血运行不畅。望诊见面色萎黄少华,精神欠佳,舌质澹嫩苔白润。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头晕、畏寒、气短、心悸、胸闷塞。切诊见脉象迟缓而结代频繁。
心阳不振奋头晕乏力肾阳不足气弱血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头晕、畏寒、胸闷塞、短气不续。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病因病机为气血不相接续,属少阴病范围。望诊见面色萎黄少华,体质瘦弱,精神欠佳,四肢欠温。舌质澹嫩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率每分钟40~50次,血压90/60mmHg。脉迟缓而结代频繁。
心阳不振头晕肾阳不足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心动过缓,心率43次/分,头晕目眩,心悸心慌,昏仆于地。病程自1971年起。中医诊断心阳失展,瘀阻水停。舌象白腻,脉象细缓无力,面色面浮肢肿,神疲乏力。
心阳不振心动过缓瘀阻水停面浮肢肿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心慌间作2个月,加重1周。现症心慌,伴口苦,耳鸣,胃脘不适喜按。舌暗紫,苔白,脉沉迟缓。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血压控制不理想。中医诊断心悸,证型为脾肾亏虚、痰浊阻滞。病机为脾肾亏虚,痰浊阻滞,心阳不振,血脉壅塞。
心悸脾肾亏虚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晕仆。体质瘦弱,面色萎黄少华,精神欠佳,四肢欠温。舌质淡嫩苔白润,脉迟缓而结代频繁。辨证为少阴病,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血不相接续。
头晕心阳不振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晕仆。临床表现有头晕、畏寒、气短、心悸、胸中闷塞、语言断续。体质瘦弱,面色萎黄少华,精神欠佳,四肢欠温。舌质澹嫩,苔白润。脉迟缓而结代频繁。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
头晕心阳不振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余某,62岁,男性。心率减慢3~4年,伴头晕、心慌、疲乏无力、肢冷畏寒、胸闷憋气,夜间昏倒4次。舌质澹,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结代而细。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心阳不振。病程较长,症状以心率异常、畏寒、头晕为主。舌象淡,边有齿痕,脉细弱。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阳不振头晕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晕仆。病程1月。中医病名属少阴病。证型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血不相接续。望诊面色萎黄少华,体质瘦弱,精神欠佳。舌质澹嫩苔白润。脉迟缓而结代频繁。
心阳不振头晕心动过缓少阴病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女性。主诉为发作性眩晕、心悸、心前区憋闷隐痛、四肢发凉、失眠、畏寒冷。中医诊断为胸痹。病因包括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病机为阳气虚衰,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瘀滞。面色白光白,精神萎弱,脉沉细、结脉。初诊脉迟细而软,复诊脉迟但至数增加。
心阳不振病窦综合征胸痹阳气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头晕1月余,伴晕仆。诊见头晕、畏寒、气短、心悸、胸中闷塞、心率每分钟40~50次,血压90/60mmHg。面色萎黄少华,精神欠佳,四肢欠温。舌质淡嫩苔白润。脉迟缓而结代频繁。中医辨证属心阳不振,肾阳不足,气弱血寒。
头晕心阳不振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