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3岁。左肩部及左上肢疼痛无力2个月,疼痛未见缓解且加重,伴麻木,前臂及手部尺侧放射,肩外展及内旋时疼痛加剧。左锁骨上区压痛并向前臂放射,左前斜角肌紧张试验阳性。中医诊断为经络痹阻。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及气味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胸出口综合征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女性,50岁,头痛反复发作8年,头顶部疼痛,呈游走性,与转头无关。善太息,反应迟钝,形体适中,面色萎黄,舌澹有齿痕,中有裂纹,苔薄白,脉沉细弱。既往神经根性颈椎病8年。中医诊断郁证(心脾两虚)。
郁证心脾两虚头痛善太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主诉焦虑不安3月。主要症状包括精神抑郁、情绪焦虑不安、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入睡困难、不思饮食、咽干、口苦、大便失常、月经不调。舌边尖红,苔黄稍腻,脉弦紧。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型为肝气郁结证。病程3月。背部双侧膀胱经第二侧线、双侧胁肋部及腋下皮肤紧绷感强。
焦虑不安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情绪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为狂言怒语、自称“司令”“武侠”,行为躁动,病程5年,反复发作狂怒与恐忧。面红赤略青,目赤,耳鸣,躁急无寐,口干,喜冷饮,溲赤,大便略干。舌边尖红,苔黄薄而干,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肝性躁郁症,证属肝火盛。病因病机为肝火亢盛,气机逆乱。
肝性躁郁症肝火盛
查看详情 →
三十四岁女性,夜梦与鬼神交,惊怕异常,见神堂阴府舟楫桥梁,持续十五年。阳火胜于上,阴火盛于下,心肾阴虚,水火失济。心火动于上则神不归舍,肾阴亏于下则相火妄动。两手寸脉沉而且伏,胸中有痰实。黄瘦发热,引饮中满,足肿。阴液不能充养肌体,阴虚不能敛潜。
夜梦惊怕心肾阴虚水火失济痰饮停蓄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齿龈出血、鼻出血、四肢紫癜4年。体征见身体衰弱,营养不良,面黄消瘦,上下肢内侧有多处紫斑。诊断为肌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患者有妊娠,自觉头晕、失眠、体重减轻,食欲不良,大便每日1次,恶心、呕吐。病史中有细菌性痢疾史,血小板减少,多次住院及输血。诊断为脾虚型肌衄。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慌7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肾阳虚。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望诊面色晦暗,舌象黯红,苔象薄白。闻诊未提。问诊有头晕、失眠、心悸自汗、胸闷憋气、乏力、畏寒肢冷、腰酸软。切诊脉象结。
心悸心肾阳虚头晕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睡眠不安、心慌悸动、精神恍惚。病程久治不愈。面色微黄,舌赤无苔,六脉沉细,左寸尤虚。中医诊断为心阳虚怔忡。
心阳虚心悸睡眠不安精神恍惚
查看详情 →
男,41岁,主诉兴趣丧失7个月,心情低落,心悸,消化不良,口干,乏力,言语少,记忆力减退,失眠。舌澹红,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郁证(心脾两虚)。
抑郁症心脾两虚心悸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主诉心神不宁,精神不集中10年。现病史示失眠、多梦、精神不集中、健忘、心悸、头晕、性欲减退、抑郁澹漠。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略数。中医诊断神志病(心肾双亏)。病因病机为心肾双亏,心神失养,肾阴不足,髓海失养。望诊见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示病程10年,症状包括失眠、多梦、健忘、心悸、头晕、性欲减退、抑郁澹漠。切诊示脉沉细略数。
心神不宁心肾双亏心气不足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三十,婚后十五年未孕,精神恍惚,夜梦鬼交,惊怕异常,见神堂阴府,舟楫桥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引饮中满,足肿。胸中有痰实,痰火上扰,心神不守,脑窍不安,纳食不香,消化不良,失眠多梦,月经不调。两手寸脉沉而伏。
不孕症痰湿症痰火扰心痰阻气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慌7年。病程7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肾阳虚型。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面色晦暗,舌暗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晕、失眠、心悸自汗、胸闷憋气、乏力、畏寒肢冷、腰痠软。切诊脉结。
心悸病窦综合征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