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右腿麻木,右手大指次指麻木至腕,病程三四年。中医病名:麻木。证型:气虚。病因病机:真气弱不能流通,经络慎塞。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症状描述:四肢俱虚,麻木不仁。脉象未提。
经络阻塞气虚四肢麻木
查看详情 →
女,2岁,双眼失明5个月,发热、抽风,病程5个月。青盲(双眼视神经萎缩),辨证为温热病后余热未尽,热邪留络,玄府阻塞,诸窍郁闭。舌澹红,苔薄白,指纹紫透风关。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底视神经乳头色澹白,血管细,黄斑中心光反射未见。全身症状包括左侧不灵活、右侧肢体偏瘫、下肢不能站坐、小抽搐、头项强直、双耳重听。
经络阻塞青盲肝肾不足余热未尽
查看详情 →
32岁,左乳部结块逐渐增大,如胡桃大,经常作痛,按之坚硬而不移,病程一年。乳癖,情怀抑郁,肝气挟痰,气滞血凝,经络阻塞。面色晦暗,舌苔薄黄,脉软弦滑。
经络阻塞乳癖肝气郁结气滞血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诉右足掌后跟起水泡溃破流水,足胫肿大重着,软弱麻木无力,腿丫生有小核压痛。病程2周。中医病名:脚气。证型:水湿外受,邪袭经络。病因病机:水湿外受,邪袭经络,壅遏气血。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经络阻塞脚气湿邪外袭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右大腿下段肿痛2周,伴恶寒发热。右大腿中下段肿胀,压痛明显,行走困难,膝关节活动不利。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附骨疽(热毒型)。邪毒入侵,气血凝滞,留滞筋骨。
经络阻塞附骨疽热毒型化脓性骨髓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男性。主诉右足部撞伤后右腿疼痛,腹股沟剧烈疼痛,右腿内侧出现带状红线。病程1周。中医病名红丝疔,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舌质红,苔薄微黄。脉弦。
经络阻塞红丝疔外伤瘀阻湿热毒蕴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主诉间歇性胸痛8年余,发病于2岁,疼痛集中于剑突处,隐痛,发作无规律,每次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疼痛时左太阳穴出现黄豆大小丘疹,痛痒与胸痛相关。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沉迟而弦。中医辨证为风湿侵袭,气血久瘀,经络不畅。
经络阻塞胸痛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寒热、咽痛、吐泻、肢节肿痛、紫斑隐见,病程七日。舌红苔黄,脉弦数。寒热、谵语、齿燥耳聋、喉间痰气有声、便少溲涩、身热口渴。风寒湿三气杂受,经腑表里皆痹。面色晦暗,舌红苔黄,脉弦数。
经络阻塞风寒湿痹脉弦数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男,37岁,腰部疼痛伴左下肢后侧放射痛,体位改变及行走时加重。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4-5两侧压痛,沿左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CT示L4-5椎间盘轻度凸出。中医诊断痹症(太阳型)。
经络阻塞痹症腰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四肢活动不灵十余年。病程十年,劳累或紧急集合时左上肢动作迟缓,活动不灵。体检见动作缓慢,表情澹漠,发笑后不能及时收敛笑容,全身肌肉强直,肢体僵硬,叩击肌肉呈“肌球状”,舌澹苔白,脉细略弦。中医诊断筋痹。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壅滞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受病,日久伤阴血,肌肉筋脉失养。
经络阻塞肌强直筋痹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18岁,左半身动作困难,病程一年。左上肢拘急不能伸开,左下肢无力、走路困难,勉强扶杖跛行。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左上臂肌肉松弛,关节僵硬呈铁钩状,皮肤发紫发僵,肌肉萎缩;左下肢皮肤和肌肉尚佳,但跛行。中医辨证为肝郁生风,阻塞经络。
经络阻塞癔症性偏瘫肝郁生风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右小腿皮色紫暗起红筋,疼痛,病程自1951年起。中医病名脱疽,证型寒湿凝滞,气血阻隔。望诊见足背皮肤色紫,痛不可触。舌苔白腻,后转黄腻,脉沉细,弦细而数,数。体征见右二趾疮口脓水多,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青紫。病因病机为寒湿外受,阳气不能下达,经络阻塞不通,气血运行失畅。
经络阻塞脱疽寒湿凝滞气血阻隔
查看详情 →
王某,男,68岁。左胸背起疱疹,疼痛4个月。中医病名:蛇串疮。证型:气滞血瘀,余毒未清。病因病机:湿热火毒,邪毒瘀阻经络。望诊:面色澹褐色色素沉着,呈带状排列。舌质暗红,苔黄或薄黄,脉弦滑或弦细。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胸背部疼痛,夜间痛甚,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切诊:脉弦滑或弦细。
经络阻塞蛇串疮气滞血瘀湿热火毒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额上白斑3~4年,近6个月发展至两面颊,面积掌大。舌苔薄,脉平。中医病名为白癜风,证型为风湿相搏,气血不和。病因病机为风湿相搏,气血失和,营卫失和,经络阻塞,血不养肤。望诊见舌苔薄,舌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白斑病程及发展情况。切诊见脉平。
经络阻塞白癜风风湿相搏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左拇指剧痛,不能合拢手指,不能弯曲手腕,无受伤史。左拇指根部与手腕连接处压痛明显。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经络阻塞拇指痛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产后2天出现发热、恶寒、全身不适及右乳房疼痛,乳房红胀,外上和外下方有2个鸡蛋大小肿块,质硬,压痛明显。中医病名属乳痈,证型为乳汁淤积、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产后排乳不畅,乳汁积聚,邪毒侵入。望诊见乳房红胀,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恶寒、全身不适、乳房疼痛。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经络阻塞急性乳腺炎乳汁淤积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恶寒、全身经络胀痛、皮肤起鸡皮皱、咳嗽咯痰不爽、胸闷气急。舌象唇舌红绛,舌苔黄厚而滑腻,脉滑数有力。中医辨证为热痰壅肺、阻络,病因病机为痰热内蕴,阻塞肺气,气机不畅。
经络阻塞痰热壅肺肺失宣发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刘正魁,主要症状为先寒后热,胸旁气闭,喘咳不伸,热甚口渴,病程间日发作,发作时间自午至酉,持续至彻晓微汗乃解。中医病名为疟症,证型为肺热外感,病因肺素有热,复感外风,病机为肺气窒痹,毛窍不舒,经络阻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发作规律,切诊未提及。
经络阻塞疟疾肺热外感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两下肢无力、疼痛,活动后加剧一年。中医诊断脉痹(无脉病)。病因病机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见头昏、纳差、下肢麻木、疼痛、无力,无脉搏、血压。切诊脉搏触不到,心率96次/分,血压测不出。体征见双侧颈动脉、脐上腹主动脉处有三、四级杂音,血沉42mm。
经络阻塞脉痹风寒湿痹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