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腰痛半月余,活动后加剧,不敢过度伸展身体,蹲下弯腰则疼痛稍轻,睡觉不敢伸展平身。有扭腰史。舌淡白滑,脉浮细重按无力。证属外感风寒,经脉凝滞,闭阻不通。
经脉凝滞腰扭伤风寒侵袭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三十五岁,产后因洗衣着凉致双手麻木、无力、针刺样疼痛,病程渐进。主诉为双手麻木无力伴针刺痛。形体瘦弱,双手皮肤粗糙无泽,手部肌力差,手套样痛温觉减退,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低下。舌质略淡,舌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气血不足,营卫虚弱,证型为复感外邪,凝滞经脉,血脉不利。
经脉凝滞产后血虚外邪侵袭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双小腿胫前硬结伴发热疼痛,病程约2个月。双小腿胫前皮肤潮红肿胀,硬结4~5个,压痛明显,食纳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而数。湿热内侵,凝滞经络。面色正常,舌象淡红薄黄,脉弦数。
经脉凝滞结节性红斑湿热内阻气血运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9岁。主要症状为眩晕,头向两侧转动及引颈前伸时加重,乘电梯时眩晕如浮动,无外物旋转感。病程2年,发病原因久卧冷湿之地。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风寒上受,入侵太阳之经,经脉凝滞。面色红润,舌象正,脉象平。无项背强痛,睡眠、饮食、二便正常。CT、TCD、X线检查未见异常。
经脉凝滞眩晕风寒侵袭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经行腹痛1年余,小腹冷痛,得热则轻,遇寒则重,痛甚则呕吐,四肢冷,面色苍白,需卧床3~4日。行经腹痛,证属里寒凝滞。面色苍白,舌质澹,舌苔白,脉沉。寒客胞中,气滞血瘀,寒凝血滞,胞宫经脉凝滞不畅。
经脉凝滞痛经里寒凝滞寒客胞中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眩晕,头向两侧转动时加重,睡觉翻身亦有眩晕,乘电梯上下时晕如浮动,伴恶心欲呕。病程2年。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病因病机为久卧冷湿之地,风寒上受,经脉凝滞,流通不利。舌正,脉平,面色红润,体质壮实,精神佳良,饮食起居正常。
经脉凝滞眩晕症风寒侵袭
查看详情 →
吴某,女,52岁。头痛反复发作15年,加重1周。右侧头痛,连接巅顶,如戴冰帽,痛甚则干呕欲吐,手足发冷。舌质澹,苔白滑。脉沉紧。厥阴经头痛。病因:寒邪袭于厥阴,经脉凝滞,阳气不得伸展,浊阴上逆。
经脉凝滞头痛厥阴经头痛寒邪袭于厥阴
查看详情 →
女,43岁,心率38~42次/分,声音沙哑,咳嗽吐痰,畏寒肢冷,心慌气短,纳呆腹胀,舌淡水滑,脉沉细无力重按消失。病窦综合征,心肾阳衰,寒邪外袭,凝滞经脉。面色苍白,舌淡苔滑,脉沉细无力。
经脉凝滞病窦综合征心肾阳衰寒邪外袭
查看详情 →
王姓妇人,经来月迟一月,遍身疼痛,形色不鲜,恶寒喜暖。经行身痛,阴血亏虚,复感寒邪。素体气血亏虚,经前经期阴血下注,气血不足,寒邪入侵,筋脉失养,冲任不充,经脉凝滞。面色不鲜,舌淡,脉沉迟。
经脉凝滞经行身痛阴血亏虚寒邪入侵
查看详情 →
44岁,主诉阴茎紧缩,少腹拘急疼痛,惊恐,头部冷汗,精神疲惫,干呕。面色苍白,舌澹苔白,脉沉细弦。中医病名:阴器内缩,证型:肝肾不足,寒凝肝脉,病因病机:过度疲劳,损伤肝肾,夜半受风寒,血虚恶寒,寒凝血滞。
经脉凝滞肝肾不足寒凝肝脉宗筋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三叉神经痛数月,阵发性剧烈疼痛,遇风寒加重,需吸管进食流质。舌澹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面痛,辨证为风寒外袭,经脉凝滞。
经脉凝滞三叉神经痛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头痛3年,加重1月。头痛位于前额及双侧,伴恶寒怕风,面白乏力,遇风寒加重,盛暑亦需戴帽。晨起清爽,午后痛甚,少寐多梦,大便干,小溲微黄。神清合作,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质澹红,苔白薄,脉沉细而缓。头痛病位在头,病因外感风寒,病机为寒凝经脉,清阳受阻,气血凝滞,经络拘急。
经脉凝滞头痛阳虚头风痛风寒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眩晕,头向两侧转动时加重,伴恶心呕吐。病程两年。中医病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病机为久卧冷湿之地,风寒上受,入侵太阳之经,经脉凝滞。望诊面色红润,舌正脉平。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眩晕、恶心呕吐及病史。切诊脉象平,血压正常。
经脉凝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风寒侵袭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