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9岁,女性,少腹部疼痛反复发作11年,每逢着急生气时发作,部位不固定,常发于脐旁,矢气少,嗳气多,大便秘结,一周一次,舌澹红苔黄厚,脉沉细。中医诊断腹痛,辨证为中焦虚寒,肝木乘土,中焦虚寒,化源匮乏,气血俱虚。既往有头晕,血压、血糖偏低,平素厌食油腻,肝功正常。
肝脾失和腹痛中焦虚寒气血俱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体检发现血脂偏高,嗜食膏粱厚味,好烟酒,形体肥胖,咳嗽痰多,偶感胸闷。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痰瘀阻络。
肝脾失和高脂血症痰瘀阻络痰湿偏盛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便溏腹痛,日7~8次,痛时即泻,乏力。舌澹,苔白,脉沉,舌下络脉青紫。证属肝郁脾虚,肝脾失和。
肝脾失和便溏腹痛肝郁脾虚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颈前偏左肿块如胡桃,表面平坦,质地不硬,肤色不变,无疼痛,咽部有痰,前额头痛。中医诊断肉瘿,病因肝郁痰凝。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未提及。闻诊未见异常,声音、气味未述。问诊提示咽部有痰、头痛。切诊脉象缓和。
肝脾失和甲状腺瘤肝郁痰凝痰湿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晨起及进食后腹泻,便稀每日2~4次,伴便前脐腹痛,左侧腹明显,便后痛消,急躁易怒,两胁胀满,失眠多梦,病程3年。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肝脾失和之泄泻。
肝脾失和泄泻腹痛急躁易怒
查看详情 →
男,48岁,右胁剧痛,后常感右胁胀痛连及肩背,时轻时重,病程一年多。胁痛,痰结肝络,肝郁化火,肝脾失和。面色黯青少华,舌质偏红,薄黄苔,脉弦滑。
肝脾失和胁痛肝郁化火痰结肝络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主诉婚后3年未育,阳痿不起,欲而难举,伴目眩、口干、嗳气频繁、纳呆乏力。舌质澹红,脉象弦细。证属肝郁失疏,血行不畅,宗筋失养。
肝脾失和阳痿不育肝郁失疏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女,39岁,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4年余。症状包括口腔溃疡疼痛、纳欠佳、脘腹胀满、大便偏溏、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微腻。脉弦细。中医病名口腔溃疡,证型肝脾失和。病因病机为肝脾失和。
肝脾失和口腔溃疡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月事不来2年,心慌不适,烘热汗出,夜寐甚差,疲乏无力,腰腹冰凉,大便干燥,腹胀矢气,白带甚少,咽中有痰,咯之不出。脉弦细略数,舌质偏红。中医病名属更年期综合征,证型为火旺阴虚,肝脾失和。病因病机为心神失宁,心血失常,心火旺夹肝经郁火,肾阴虚兼肝阴肝血不足,肝经郁火横克脾土,致气郁气虚。
肝脾失和更年期综合征心火旺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右眼视力模糊4个月,眼前黑影,眼睫无力,视物变形,头晕目眩,疲乏无力,胃纳欠佳。右眼视力0.5,黄斑部水肿,黄白点状渗出,中心视野有暗点。诊断为视惑、视瞻有色、视瞻昏淼。辨证为脾虚气弱,清阳不升,浊阴凝聚,后转为肝郁气滞、肝脾失和,再转为肝肾阴亏。舌质红,苔薄,脉弦,后脉细弦。
肝脾失和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脾虚气弱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儿便血已止,色皖神疲,舌苔薄腻,脉左弦。中医诊断为肝脾失和。望诊见色皖,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便血、神疲。切诊见脉左弦。
肝脾失和便血已止气血亏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包括平素体质瘦弱,近半年劳累后饮食减退,少腹疼痛伴虚坐努责无便,素有痔疮,上火后大便带血、肛门抽痛。舌红,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肝脾失和,中气不足。
肝脾失和痔疮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