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面目皆黄,尿黄,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阳黄,证型肝郁胆热,病因病机为胆石瘀阻,胆道堵塞,胆液外溢。望诊面色橘黄,目黄肤黄,舌象暗红、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右胁下胀痛及背,不思饮食,四肢乏力,腹满,大便灰白、尿黄如茶。切诊脉象沉弦。
胁痛口苦阳黄肝郁胆热胆液外溢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间断腹胀、纳差、乏力两年余。腹胀如鼓,胁痛口苦,食少纳呆,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大便不畅。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脉弦数。中医诊断为鼓胀,证型为湿热蕴结型。体征见腹水,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怒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肝掌,上腹围102cm,下腹围92cm。辅助检查提示肝硬化伴腹水,肝功能异常,A超示分隔波。
胁痛口苦肝硬化腹水湿热蕴结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面青,善恐转筋,爪甲痛,精神不守,眩晕目昏,胁痛口苦,不能久立。六脉弦而大,左手尤甚。诊断为肝伤筋极之候。
胁痛口苦肝伤筋极肾阴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17岁,痛经5年,小腹剧痛放射至腰骶部,伴恶心呕吐,经前情绪紧张,月经量少,经血紫黑有块,少腹及腰骶剧痛难忍,恶心呕吐,头晕胀痛,胸闷叹息,胁痛口苦,舌质澹,脉沉弦。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情志抑郁,肝气不疏,血行瘀阻,或寒邪伤于下焦,经血为寒所滞,气血运行不畅。
胁痛口苦痛经肝气郁结血瘀阻滞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胁痛口苦、情志抑郁、烦躁少寐、便秘尿赤、双侧乳房自溢白色乳汁,持续一星期。舌苔白稍厚,质偏红,脉弦数。辨证为肝经湿热,热血乳溢。
胁痛口苦情志抑郁烦躁少寐便秘尿赤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右侧胁肋部剧烈疼痛,不可忍耐,口苦发呕,不能饮食,2~3日未解大便。舌苔垢腻,左关脉弦大有力。中医病名属胁痛,证型属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肝胆,气机阻滞。望诊见舌苔垢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疼痛剧烈、口苦、呕吐、纳差、便秘,切诊见左关脉弦大有力。
胁痛口苦胆火上炎肝经湿热
查看详情 →
三十二岁男性,胁痛口苦,背酸楚,心跳,手足心午后灼热,小便黄赤,大便二至三天一次,舌苔灰,脉软,肝在肋下二公分,脾在肋下一公分,边平质软,肝功能不正常,无黄疸,肝经湿热,余邪未清,致肝气郁结瘀血停著。
胁痛口苦肝气郁结肝经湿热瘀血停著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腹胀如鼓,胁痛口苦,小便短少,下肢浮肿,食少纳呆。病程自1969年起,持续约2年。中医诊断为鼓胀,证型为湿热蕴结。面色晦暗无神,舌质黯红,舌苔黄,脉弦数。腹水(+++),肝掌阳性,腹壁静脉怒张,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凹陷性浮肿(+++)。肝上界位于四肋间,肝脾肿大,腹水征明显。A型超声波提示肝大、脾大及腹水。
胁痛口苦肝硬化腹水湿热蕴结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产后动怒,寒热往来,胁痛口苦,病程未明。中医病名:肝火病。证型:肝气郁结,血少而燥痛。病因病机:怒气伤肝经,血亏致肝叶硬横举,与胃相磨。望诊:面色黑瘦,舌色淡黄而干。闻诊:未提及。问诊:食欲减退,肌肉消瘦。切诊:未提及。
胁痛口苦产后动怒肝火病寒凝食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双眼视力突然下降12天。主要症状包括眼球压痛、眼球转动时眼球后疼痛、头痛目眩、心烦、胁痛口苦、大便秘结、小便色黄。中医诊断为暴盲(双眼),证属肝胆火盛。舌质红,苔黄厚,脉弦。眼底检查示视盘充血、水肿、出血斑及视网膜渗出。病因病机为肝胆火盛。
胁痛口苦视神经视网膜炎肝胆火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