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主诉嗳气、恶心、上腹部胀坠感半年。中医病名胃下垂。证型痰浊内阻、胃气上逆。舌苔白滑,舌质澹,脉细弱。
胃下垂胃气上逆痰浊内阻食欲增进
查看详情 →
周某,男,36岁。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反复发作,吐物为酸水,伴有胃脘胀满,郁闷不舒,心中嘈杂,泛酸,烧心,腰痛,四肢欠温,小便清长,大便尚可。呕吐(寒热错杂型)。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患者有胃脘胀满、呕吐、泛酸、烧心、腰痛、四肢欠温、小便清长等症状。
胃气上逆呕吐寒热错杂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胃下垂伴急性胃肠炎两周,厌食、腹胀、纳后胃脘不适、恶心、畏寒、眠差梦多、精神疲倦、四肢无力、水样大便日三次。舌质淡,苔薄腻,脉濡滑。既往有胃下垂、慢性胃炎史三年。
胃下垂胃气上逆急性胃肠炎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嗳气吞酸,胃脘胀满不适3年余。舌暗澹可见瘀点,苔根部黄厚腻。脉弦细。诊断为吐酸,证型为气滞痰阻,胃气上逆。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下垂。
胃下垂胃气上逆胆汁反流性胃炎气滞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胃痛10多年,确诊为胃下垂。心下痞硬胀满而喜按,饭后痛,粥后胀而不痛,腹知饥而食不下,每餐仅食50克,强食100克即痛,喜热饮食,口不渴。近月症状包括心下延及胸口胀痛逼闷,心下悸,大便先硬后软,四肢乏力。脉象细弱。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括胃下垂。中医病名胃下垂,证型脾胃升降失调,病因病机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中焦痞塞,虚实错杂。
胃下垂胃气上逆脾胃失调虚实错杂
查看详情 →
女,47岁。脘腹胀满,嗳气泛酸,食后加重,伴疼痛,大便稀溏,2至3日一行。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情倦怠,慢性病容。肚脐下膨隆,胃脘部凹陷,可见搏动,触之应指。舌质胖嫩,舌苔薄白,舌边有紫黯瘀点。脉沉细而弱。诊断为气虚下陷,兼郁而滞。
胃下垂胃气上逆气虚下陷郁而兼滞
查看详情 →
30岁,男,胃下垂7个月,胃上脘至脐周痞坚疼痛,食后加重,烦躁、乏力,便秘,卧则脐周翻转不安,入夜更甚,欲站立行走,口干舌燥,小便黄,舌红、苔黄薄腻,脉弦滑有力,证属实热阻结,后转为湿热阻结,升降失司
胃下垂胃气上逆实热阻结湿热阻结
查看详情 →
男,47岁,胃脘胀满、嗳气7年,加重4年。痞证。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滑。
胃气上逆慢性萎缩性胃炎痞证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胃下垂、返流性、浅表性胃炎,病程反复。胃脘不适,突发右侧颜面痉挛歪斜,舌歪向右侧并痉挛强直,言语张口不能,右侧颈项强直。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胃下垂胃气上逆浅表性胃炎肝经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疼痛1个月,饥饿时明显,伴呃逆、烧心泛酸、胃脘胀满。舌质紫暗,苔薄白,脉细涩。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为寒凝气滞血瘀。病因为饮食寒凉,病机为寒凝气滞,瘀血阻络,胃气壅滞,气郁化火。
胃气上逆胃脘痛寒凝气滞血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胃脘痛5年余,近一周加重,伴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情志刺激后加重,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舌淡、苔白微黄,脉弦。诊断为湿热型胃下垂。体征示胃下垂5毫米,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痉挛。
胃下垂胃气上逆湿热证肝郁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患者,朝食暮吐,上腹时痛伴呕吐,大便溏,小便清,舌质光,胃有振水声,脉弦缓。中医诊断为胃下垂,幽门收缩反胃证。望诊见舌质光,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呕吐、腹痛、大便溏、小便清,切诊见脉弦缓。
胃下垂胃气上逆幽门收缩反胃证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餐后胃脘饱胀,站立久后加重,平卧或嗳气后缓解,病程多年。中医病名为胃下垂。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多胎导致腹肌松弛,胃平滑肌胀力降低,气机阻滞,向上逆气。望诊见形体瘦长,舌苔微腻。闻诊未提。问诊见胃脘饱胀、嗳气。切诊见脉濡细。
胃下垂胃气上逆气机阻滞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