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俞+腰酸+脾虚

患者29岁,女性。主诉白带量多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带下病。证型脾虚型。病因病机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胃气不足,下元亏损。面色皖白。舌澹,苔白。脉缓弱。
脾虚带下病湿热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小便浑浊2年,尿色乳白4个月。精神尚好,面色无华,胸脘满闷,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为尿浊。病因病机为多食肥甘,嗜酒无度,酿湿生热,湿热积聚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湿热注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清浊不分。
脾虚尿浊脾肾亏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女,45岁。全身游走性酸痛10余年,近三四年来加重,伴腰酸心悸、头晕眼花、胃纳不馨、嗳气泛恶、大便秘结。舌质偏红,苔薄白,中微剥。寸口脉沉细带数,太冲脉弦大,冲阳脉沉细,神阙有动悸,腹部弛缓。久病元气不足,气阴两亏,肝气郁结,木乘脾土,反侮肺金,中气虚陷,治节不行,气痹而厥。血不养肝,肝气横逆。肝木之邪渐平,脾胃之气稍振。太冲脉静,冲阳脉转强,神阙压痛渐减,精神转佳,惊惕得除,头昏眼花减,颈项牵掣舒。
脾虚气痹肝气郁结气阴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小便浑浊2年,尿色乳白4个月。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尿浊。证型湿热内聚。病因病机为多食肥甘、嗜酒无度,酿湿生热,湿热积聚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湿热注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望诊面色无华,舌红黄腻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腰酸、乏力、纳呆。切诊脉滑。
脾虚尿浊湿热下注脾肾亏损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遗尿6年余,症状夏轻冬重,尿量白天不多,色白,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冬天畏寒。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遗尿。病因病机为肾气不充,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膀胱,气化失司,脾阳受损,水湿下注,导致遗尿。
遗尿脾肾阳虚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男,49岁,尿频、口渴1年,加重伴易饥1个月,腰酸腿软,手足发热,口渴咽干,多食易饥,身体困重无力,小便频多,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厚,脉滑细数,中医诊断消渴病(湿热蕴结),病机为湿热蕴结,病因包括嗜食肥甘厚味、五志过极、房事不节、禀赋不足、饮食不节,病位涉及肝、脾(胃)、肾。
脾虚消渴病湿热蕴结胃热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遗尿6年余。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遗尿,证型为脾肾阳虚。病程6年余,症状为夜间遗尿,夏季轻,冬季重,白天尿量不多,色白,无腰痛、腰酸,纳可,眠可,智力、记忆力正常,大便正常。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制约水道。
遗尿脾肾阳虚肾气不足阳虚
查看详情 →
女,61岁,口中黏腻不爽,纳食减少,腹胀,大便溏,口多涎,耳鸣目眩,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脉虚细弱无力。证属脾肾气虚。
腰酸腿软脾肾气虚口中黏腻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尿频、尿急、尿痛伴会阴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病程1年余。中医诊断为淋证(虚淋),证型为脾虚肝郁、肾气不足。望诊见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夜尿十数次,夜眠难安,烦躁易怒,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背部冰凉感。切诊见脉弦细。
脾虚肝郁间质性膀胱炎淋证虚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