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中风,半身不遂,左侧偏瘫8天。舌暗红,苔薄白,脉沉迟。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脉络不通。望诊见舌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左手足发凉、皮色暗紫微肿胀,切诊脉沉迟。
气虚血瘀中风偏瘫阳气不足脉络不通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头晕、左上肢麻木、左下肢麻木、右侧肢体跛行、语言不清。脑梗死。证型包括气虚血瘀挟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涩。声音低微,语言不清。病程较长。
气虚血瘀脑梗死肝肾不足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胃脘痛2个月,胃脘灼热反酸,脘痞呃逆,巅顶重压感,乏力,盗汗,后背发凉,排尿不畅,大便不成形,入眠难。舌澹黯大厚,浅齿痕,舌右侧蓝条,苔白厚。脉滑沉,左寸关沉,右关弱。中医诊断脘痛,辨证气阴不足,血瘀夹湿。病程二十年,患十二指肠溃疡,顶骨多发点状破坏。
胃痛气阴不足血瘀湿邪阻滞
查看详情 →
李某,男,53岁,反复头痛半年。舌暗澹,苔薄黄,脉沉细。诊断为气虚血少、瘀血阻络头痛,病机为气虚血少、瘀血阻络。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主诉为头痛反复发作,睡眠欠安。
头痛气虚血少瘀血阻络血瘀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0岁。偏右头痛8年,以胀痛为主,伴恶心、呕吐、畏光,发作与天气发热、情绪变化、疲劳、月经来潮有关。舌苔薄腻,脉细弦。辨证为气虚血瘀,痰阻络脉。头痛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病机与冲脉不足、督脉阳气虚衰有关。舌苔薄白,脉弦细。
气虚血瘀偏头风痰阻络脉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2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病程自8岁外伤后开始,13岁经期前后加重。面色不华,语声低怯,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脉沉且涩。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型内伤头痛。
气虚血瘀内伤头痛神疲肢软畏寒怕冷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包括行动不便、右侧肢体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重麻木、有少量痰涎。病程自2002年4月22日首次就诊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包括气虚血瘀夹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舌象表现为舌胖大暗红、舌澹胖苔薄、舌澹胖紫暗、舌澹胖稍暗、舌澹胖嫩稍暗、舌胖大水滑。脉象为脉沉细弦、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脉沉细缓、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病机涉及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清阳不升。
气虚血瘀脑梗死肝肾不足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男,22岁,头痛时作,头晕头痛,恶心,咳嗽,咽痛,乏力,双下肢酸软,舌淡暗,苔薄黄,脉滑,气虚,痰瘀内阻,兼风热。
气虚血瘀脑胶质瘤痰瘀内阻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偏右头痛8年,以胀痛为主,伴恶心呕吐、畏光,发作与天气发热、情绪波动、疲劳、月经来潮有关。舌苔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偏头痛,证型气虚血瘀,痰阻络脉。辨证分析提示气虚血瘀、痰阻络脉,妇人头痛与经期有关,情绪抑郁致气逆化火。望诊舌苔薄腻,闻诊未提,问诊提及头痛性质、诱因及月经情况,切诊脉细弦。
气虚血瘀偏头痛痰阻络脉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42岁。头昏蒙疼痛一年余。畏寒怯冷、体倦神疲、纳呆便溏、头痛加重、两额侧及后脑及巅顶为甚、上午稍轻、午后加重、刺痛、呕逆、口苦、双目干涩、腰背冷痛、四肢麻木厥冷。舌淡,苔白滑,脉弦细。下焦虚寒,浊阴上犯,兼气虚血滞、寒凝经脉。
头昏蒙痛下焦虚寒气虚血滞寒凝经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謇涩3个月余。主症包括右下肢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昏沉重、嗜睡、纳食欠佳、咯吐少量痰涎。舌胖大黯红,苔稍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窍证。病因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窍,病机为髓海空虚,络脉瘀阻。
气虚血瘀中风痰浊阻窍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反复小便量多1年,病程1年。中医病名尿崩,证型气虚夹瘀。望诊面色少华,舌质澹,苔花剥,舌底脉络瘀紫。闻诊未提及。问诊喜饮水,夜尿多。切诊脉数。尿常规蛋白(一),红细胞(一),比重1.001。
气虚血瘀尿崩症肾气亏虚下元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左眼上胞垂下,开张乏力,头胀,脑中昏愦,舌赤,脉细涩。中医病名:睑废。证型:脾经受邪,脉络阻滞。病因病机:脾虚气弱,阳气不升,胞睑失养,或风邪侵袭。望诊:舌赤。闻诊:未提及。问诊:左眼上胞垂下,开张乏力,头胀,脑中昏愦。切诊:脉细涩。
睑废脾虚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