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女性,胸痛掣背,憋闷,动则气急,倦怠无力,胃脘作胀,病程1年余。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型为心气不足,气机不调,血行不畅。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气机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心慌憋气,时好时坏,因劳累、生气或感冒诱发。现病史见胸满腹胀、食欲差、两下肢浮肿、手足凉、大便先干后稀、小便少、两颊紫红。舌质澹,有瘀斑,舌苔薄白而润,脉濡数,心率120次/分。诊断为心气虚衰,气血瘀阻,脾肾阳虚,水湿停滞。二诊见心慌憋气、胸满腹胀减轻,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舌质澹红,苔薄白而不润,脉细数,心率84次/分。三诊见腰酸脚软、头晕多梦、口干、心慌短气、两下肢浮肿、手足不温。舌质澹红,苔薄白而不润,脉细数,心率84次/分。诊断为阳虚损阴,心肾阴阳两虚。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心气虚衰气血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左侧胸部剧烈疼痛5小时,伴肩背痛及左侧小指疼痛,气短,喘促,面色青紫,四肢不温。舌质暗澹,脉沉涩。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死。辨证为心脉瘀阻、阴寒凝滞,病机为阳微阴盛,痹结在胸,胸阳失宣,阴邪乘之,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舌澹、有齿痕,脉沉细。
血行不畅心脉瘀阻阴寒凝滞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63岁,胸闷、胸痛、气短2年余。胸痹,气阴两虚。胸闷气短,心前区绞痛,汗出乏力,头晕头胀,头痛,口苦口干,两目干涩,不欲饮水,失眠多梦易醒,易感冒,面色无华。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弦。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胸痹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男,52岁,阵发性胸闷、气短1月余,加重7天。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发作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偶有心慌,纳眠差。舌质黯,苔薄白,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虚血瘀。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冠心病心绞痛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1年余,近半年出现早搏,活动时频发,伴心前区隐痛、四肢乏力。中医病名属心病,证型为心气及心阳不足,血行不畅,脉络痹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胸闷气憋、心前区隐痛、四肢乏力,切诊示脉结代。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冠心病心肌供血不全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反复胸闷气憋1年,频繁发作2个月。心悸、胸闷、气憋不舒,寐况欠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结、促交替。中医诊断心悸(阴阳两虚)。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
血行不畅心悸阴阳两虚气滞
查看详情 →
女,57岁,胸闷间歇发作,心前区疼痛5年。胸闷心前区闷窒,似有物重压感,头晕心悸,息短善太息,烦躁,夜寐欠安、梦扰纷纭,舌质红而微暗,舌苔薄、口干,脉弦细而涩。气滞血瘀、胸阳痹阻之证。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主诉反复胸闷5年,病程5年。中医诊断虚劳,证型为阴精亏虚,心气不足。病因病机为高年五脏虚损,气血运行欠畅,肝肾阴亏,肾精不足,心气虚弱。舌质红,苔薄少津,脉弦。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虚劳阴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气短2年余。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阴两虚。现病史见心前区绞痛,胸闷气短,饱餐、劳累后加重,汗出乏力,头晕头胀,口苦口干,两目干涩,不欲饮水,失眠多梦,易感冒,面色无华。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弦。病因病机为年高体虚,心气阴不足,心失所养,兼有血行不畅。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胸痹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高血压伴心前区发作性疼痛7年,病程自1985年起。主症为心前区疼痛,串及后背,伴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后背畏冷、双手发麻、腰痛膝软、口干不思饮、大便偏干。舌暗红,脉沉弦,脉律不整。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心血瘀阻,肝阳上亢。病因病机包括心气不足、血行不畅、阳气不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高血压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男性。反复胸闷5年,偶有头晕,常感口干。舌质红,苔薄少津,脉弦。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阴精亏虚,心气不足。病因病机为高年五脏虚损,气血运行欠畅,肝肾阴亏,肾精不足,心气虚弱,不能养心荣面,上充脑窍。
心气不足血行不畅虚劳阴精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