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7岁。主诉左乳腺癌术后放疗3个月,半年后发现左腋下肿块,确诊为乳腺癌转移。形体消瘦,肤黄憔悴,神困肢软,纳谷寡味,夜不安寐。舌质澹,苔白腻,脉濡细。中医诊断为乳岩,证属气血双亏型。病程较长,正气耗伤,气血亏虚,脾虚湿困。
血象异常左乳腺癌气血双亏舌质淡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面色黄白,皮肤及巩膜黄染,尿色黑红,心悸气短,头晕耳鸣,乏力嗜卧,纳谷不馨。中医诊断为黄疸或虚劳发黄。证型为气血两虚而湿热内蕴之虚实夹杂证。舌淡而苔黄腻,脉弦细而涩。
血象异常黄疸气血两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牙衄,四肢、胸、背出血点、瘀斑,伴眩晕、心悸、气促、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腰嵴酸楚、少腹拘急、面色无华、纳差、午后潮热、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属肾阳虚衰。
血象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衰出血不止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9岁。便血3月,少腹疼痛,腹部及膀胱有转移灶。正气亏虚,邪毒内滞。面色苍黄,苔白腻,脉虚。少腹部阵发性疼痛,胀满,头晕乏力,纳差,夜寐不安,神怠,行走乏力。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3×10°/L,血小板80×109/L。
血象异常便血少腹疼痛正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间歇性发热1个多月,西医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肿大,血象示未成熟粒细胞增多。辨证为肾亏,精髓内虚,外感疫毒病邪。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血象异常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肾亏精髓内虚
查看详情 →
男,47岁。恶寒发热头痛两天。邪入少阳。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体温39.2℃。血象异常。胸胁胀满。口苦咽干。纳呆不思食。
血象异常恶寒发热头痛胸胁胀满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形体虚弱,气短乏力,面色无华,腰痛腿软,行走困难,带下血恶臭,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血象异常子宫颈癌气血亏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年事已高,头昏目眩,夜寐不安,肢体麻木,皮肤瘙痒,干枯不润,乏力较甚,病程7年余。血红蛋白高达200g/L,血小板720×10°/L,骨髓象支持“真红”诊断,胆囊结石。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细。病因病机为肝木之郁,气血瘀滞,虚火内生。
血象异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不规则发热,面部、背部红肿,类似牛皮癣样皮肤病变,颈项腰背疼痛。红斑狼疮。面部红肿,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不规则发热、皮肤病变、颈项腰背疼痛。脉象未提及。
血象异常红斑狼疮皮肤病变不规则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左侧胸痛,深呼吸及打喷嚏时加重,伴有头晕、出汗。病程约4个月。中医病名属肺系疾病,证型为肺阴不足,痰饮内停,肺络受伤。望诊见舌苔澹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饮食尚可,大便正常,尿深黄,切诊见脉细弦数。
血象异常肺结核胸腔积液肺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面色萎黄泛红,壮热不退,口舌干燥,头晕目眩,心慌气短,精神萎顿,疲乏不支,口腔粘膜溃疡,皮肤散在血斑,尿短赤。舌质澹红而干,苔薄黄,脉虚数。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外邪侵袭。病程由肺结核治疗后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穿刺确诊。末稍血象异常,血红蛋白低,红血球及白血球数目异常。
血象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外邪侵袭
查看详情 →
邓某,男,20岁。胸部粉红色斑疹月余,伴间断发烧、咽部红肿疼痛、双膝关节疼痛、咳嗽、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数。变应性亚败血症合并肺部感染。舌红少苔,脉细数。脉细数。舌红少苔。
血象异常肺部感染变应性亚败血症血沉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小腹两侧持续性剧烈疼痛10天,伴发热,体温39℃。既往史示右侧卵巢肿瘤扭转伴感染,术后病理为右卵巢胚胎瘤破裂,大出血,伴感染,术后化疗1次,体力明显不支。血象示白细胞1.2×10°/升,血红蛋白78克/升,血清甲胎蛋白3000微克/升。
血象异常卵巢肿瘤小腹疼痛高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难忍,体弱,面色苍白水肿,上腹部肿物隆起,触之质硬,右肋下可触及鸡蛋大小肿块。病程自1970年3月发病,经两次手术,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中医病名为结肠癌,证型为寒瘀毒结。望诊见面色苍白水肿,舌象未提及。闻诊无描述。问诊提示体弱、血红蛋白低。切诊未提及脉象。
血象异常结肠癌寒瘀毒结肠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小腹两侧持续性剧烈疼痛10天,伴发热39℃。面色灰白,舌苔中厚腻,脉濡。辨证为正虚邪滞。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甲胎球蛋白显著升高。病程中出现腹胀、少腹疼痛、虚乏、口干、纳滞、夜寐不安、神倦等症状。诊断为右侧卵巢肿瘤扭转伴感染,术中发现为右卵巢内胚胎瘤破裂。
血象异常卵巢肿瘤正虚邪滞腹胀
查看详情 →
5岁男性,肝脾肿大1年,食欲不振、消瘦,精神不振,体型偏瘦,面红,智力发育偏缓。舌质澹紫,苔白,脉沉。病机为肝瘀气滞,血行不畅,脉络受阻;脾虚湿蕴,聚湿成痰,痰浊与气血相搏,血脉不通而发为症积。中医病名为肝脾肿大,证型为痰瘀互结。
血象异常尼曼匹克病肝瘀气滞脾虚湿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