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9岁,女性。主诉便秘10余年。症状包括大便3天未行,胃脘痛,口苦,纳呆,口不渴,不喜饮水。舌暗,苔薄微黄,脉弦细。既往病史有慢性胃炎、胃下垂。辨证为热积肠腑,腑气不通。
便秘脾胃虚弱热积肠腑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左侧头痛,阵发性加剧3日,病程3年,每年3~4月间发作。症状包括痛处固定、锥刺样痛、眩晕、手指抖动、夜寝不安、大便秘结。舌质稍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为偏头痛,辨证为风邪郁胆,气血失运。望诊见舌质稍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性质、发作时间及伴随症状;切诊脉象弦数有力。
偏头痛风邪郁胆气血失运弦数有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原发性高血压20年,常觉头晕、头胀,兼有哮喘,发则喘息痰鸣,血压高时达180/120mmHg。形体颇丰,面色少华,易汗,动则气喘,入夜失眠,梦境纷纭,大便干结如栗,便时艰涩。舌质澹胖、边齿印明显,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脾气虚、肺失宣肃、腑气失下行。
原发性高血压脾气虚肺失宣肃腑气失行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诉反流性胃炎2年。胃烧灼痛,食后食物伴酸水逆上,打呃,胸胁胀闷,纳可,烧心,口不干,小便黄,大便干结,3~4天1次。舌红、苔薄黄,脉滑弦。证属肝郁化热,腑气不通,胃浊上逆。
反流性胃炎肝郁化热腑气不通胃浊上逆
查看详情 →
男,76岁。湿热伤筋,舌绛苔厚,脉弦滑而数。左半身麻木,发于泄泻后,舌苔腻,脉滑。舌质黯,舌苔白而满,午后加重,苔薄黄。脉弦滑带数。左肢麻,膝畏寒,舌苔黄腻。脉弦滑。舌苔稍退,麻感尚重,热时易汗,下肢无汗。双下肢麻木。
湿热伤筋肢麻膝畏寒苔白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主诉腹痛头晕、经带失正、心烦失眠,病程自1997年春节后起。中医病名狐惑,证型白淫、黄淫,病因病机为脾阳受损、气滞血湿、浊毒滞留,肺肾受损、额冒冷汗,肝肾毒积致心烦失眠。望诊见头面湿虚,白净中山根及下脸胞黄晦青,口唇淡白干裂。舌象舌质澹短大,内有暗瘀及砂点,舌根苔浊腐垢积。闻诊气浊逆而臭,满闷欲绝。问诊有腹痛、头晕、经带失正、心烦失眠。切诊下肢肿硬、毛囊阻塞。
狐惑病脾阳虚气滞血瘀浊毒内积
查看详情 →
女,78岁,双踝浮肿,小便短少,头晕神疲,肤干无汗,纳少不饮,大便干结,面黄少华,皮肤干燥脱屑,舌澹苔黄厚腻,舌下脉瘀,脉沉细缓,水肿,虚劳,肺肾两虚,玄府郁闭
水肿虚劳肺肾两虚玄府郁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主诉便秘十余年,加重1年,伴腹胀、牙龈肿痛、脘胀口干、眠差。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病程长,症状持续,舌象提示湿热内蕴,脉象提示肝气郁结。二诊主诉大便仍不通,腹胀,不痛时口干。三诊主诉仍便秘,排便不畅,腹胀减,口中秽气重。四诊主诉大便靠服药维持,仍有不尽感,长口疮,口中秽气重,小便黄。五诊主诉药后大便尚可,仍有不畅感,烦躁,眠差,口中涩。六诊主诉低热畏寒,咽不适,痰少色黑,大便排出不畅。七诊主诉大便畅,口中有味,无腹胀。舌象多次为暗红或紫暗,苔黄厚腻,脉象多为弦细或滑。
便秘肝郁肠燥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湿痰素盛,脾不转输,胃口肿痛,舌苔白腻,大便燥秘,脉弦滑而数,按之力实。脘痈渐有消意,肿痛较久,脉息虽缓而力尚实。脘痈尚未尽,纳物仍有痛意,肠胃瘀腐之物渐得下行,脉息缓和,口渴颇盛。气机未畅,肺久为胃家浊邪薰蒸,兼有风袭,音哑多痰,形冷,胸膺左右阻痛,便下浊秽未除。肝肺燥气不除,气机仍为肌热所郁,时或阻痛,音哑仍不能急,兼有微咳及气窜经络。
湿痰素盛脾不转输胃家浊邪肺热郁结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 患糖尿病 双下肢及颜面浮肿 腹胀乏力 多汗 性急 眠差 大便干 尿频 舌暗红 苔黄腻 脉细 舌淡红 少津 脉弦细 舌暗红少津 脉弦细 舌暗红少津 脉细滑 舌暗红 少津 脉细滑 舌暗红少津 脉细滑 舌澹 边有齿痕 苔薄 脉细 舌暗红 苔白 脉细弱 舌边尖红 苔黄腻 脉细 舌暗 苔薄黄 脉细 中医病名:糖尿病 证型:肝肾阴虚 痰瘀互结 病因病机:内伤七情 气阴两虚 痰湿阻滞
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内热
查看详情 →
产后旬余,发热,形寒壮热,午后尤甚,烦躁不安,头晕口苦,喜渴饮,胸闷腹胀,泛漾欲吐,恶露减少色紫黑,大便七日未下,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脉数实。寒邪化热,内结胃腑,少阳枢机不利,津液不能载血下行。
产后大便难寒邪化热少阳不和津液枯涸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十年,右胸胁气坠少腹,大小便用力时加重,面色红亮,痰多,食腥腻后加剧,脉沉,手骱有赤疮,寒天冬月症状加重,卧安时有声自消,行走劳动时有形直坠阴囊,肝气结聚,变幻形象而痛,湿热久壅隧中,久聚湿热沉痼,阳微浊聚,肝失疏泄,火腑湿热蕴结,下焦气热湿郁。
疝气湿热肝气郁结寒热
查看详情 →
48岁女性,腰酸乏力4年,伴肾功能异常。中医诊断虚劳,证型为脾肾两虚、肾虚血瘀、湿浊内蕴;感冒属外感风热、肺失宣肃。望诊见舌暗红苔白腻,切诊脉细弦。病程4年,病情因外感加重,出现头晕、咳嗽、咳黄痰。
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两虚肾虚血瘀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糖尿病病史15年余,水肿反复发作,近2个月加重。周身高度浮肿,身体困重,胸闷喘促,夜间难以平卧,腹部膨隆,食少纳呆,口渴尿少,大便秘结。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沉缓。体重90公斤,血压165/105mmHg,腹水征阳性,阴囊水肿,右侧肢体肿甚。尿蛋白3+,血总蛋白降低,白蛋白降低,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少量反流。眼底检查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水肿脾肾虚损湿热壅塞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四肢颤抖不已,舌不能伸,行路不稳,生活不能自理。体征包括双上肢肌张力增强,呈齿轮状,肌力减弱,面色萎黄,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型为阴虚风动。病因病机属阴虚风动。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生活不能自理。切诊见脉弦细。
颤证阴虚风动肝阳上亢舌红少苔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5年,病程逐年加重,进展为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主症为咳嗽、咳黄黏痰、动则气短、心悸、口干、不能平卧、上腹胀痛、后背冰冷、食欲缺乏、尿少、便秘。体征见桶状胸、两肺干湿啰音、心率快、肝大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腹水、发绀。舌质红紫而干有瘀点瘀斑,舌苔白厚腻,脉沉伏。中医诊断为血脉瘀阻痰浊上犯,心阳虚衰为本,血瘀痰浊为标,本虚标实。
肺源性心脏病心衰血脉瘀阻痰浊上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胃脘胀痛灼热,喜按,嗳气泛酸,心烦易怒,大便干燥,不思食。舌尖边红,苔微黄而腻,脉细弦。证属气郁化火。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肝胃郁热。病程未明确。
肝胃郁热气郁化火胃脘胀痛喜按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喘息、心悸、气短10年,加重1个月。喘息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心悸难平卧,双下肢水肿,小便量少,右胁下闷胀,咳嗽吐白黏痰,夜寐差,纳呆。表情痛苦,口唇青紫,不能平卧,腹式呼吸,语声低微,言语不续,痛苦呻吟,双下肢水肿,舌质黯,苔薄白腻,脉沉细。两肺呼吸音粗,右肺底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率87次/分,肝区叩击痛,肝脏肋下2cm。中医诊断为喘证、心悸,属气虚血瘀,水湿泛滥,水气凌心证。
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湿泛滥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瘛疭,入夜虚烦,口干作渴,心悸,腹胀,气升,舌难伸,项背强,牙关紧,六日未更衣,脉虚弦而数。湿痰化热,血燥生风,风扰阳明。舌象异常,脉虚弦而数。
虚烦口干心悸气升
查看详情 →
女,34岁,乳房胀痛8年,疼痛剧烈,与月经无明显关系。两乳房多发结节状肿块,质中偏硬,触痛明显。舌暗红、边有瘀滞、苔薄白,脉濡。中医诊断为冲任失调,肝郁气滞。舌象见暗红、边瘀滞、苔薄白,脉象濡。
乳腺增生冲任失调肝郁气滞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