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左目骤昏,视直如曲,视大为小,伴有头目晕眩、短气懒言、四肢倦怠、咳久多痰、时或见红。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为视惑,证型为肺虚脾不足、阴虚。病因病机为神光失序,飞越乱散,肺络受损,失血过多,阴精亏损,阴阳不和。望诊示面色皖白,舌质较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咳久多痰、时或见红、午后潮热。切诊示脉虚软、虚细数。
阳亢视惑肺虚脾不足
查看详情 →
徐男 主要症状包括心脏扩大、血压骤升、脉硬、舌有纹、多汗、小便蛋白。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涉及胃肠虚、水饮四溢。望诊见舌多纵纹、舌白多纹,舌苔薄而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血压、肾脏、气喘、小便、腰部、睡眠等。切诊见脉硬、脉较柔和、脉益软细。
阳亢高血压肾病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主诉心烦起急,阵发潮热潮红,出汗,眩晕伴随头痛,食欲下降,腰酸耳鸣,手指麻木,失眠多梦,大便干燥。舌红,舌底有瘀络,脉滑。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郁化火,肾阴不足。望诊见舌红,舌底瘀络;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烦、潮热、出汗、眩晕、头痛、食欲下降、腰酸耳鸣、手指麻木、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切诊见脉滑。
阳亢更年期综合症肝郁化火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咳逆痰浊,色粉红,声嘶,内热,肌肉瘦削,胁痛,自汗盗汗,小便频数,大便不实。脉细数芤,舌红苔糙,口干。咳病,肺阴大伤,阴虚阳亢,肺失清肃,痰浊内生。火气上逆,咽喉不利,子病及母,两足浮肿。金不克木,木火刑金,肺气受损,气有余为火。
阳亢疟疾痢疾咳嗽
查看详情 →
22岁,月经先期,约二十天一次,已有三月,头晕,纳呆,舌澹黄根垢边刺,脉细弦,病由气血不足、冲任失调所致,舌澹黄腻,脉左沉细右细弦,舌根黄腻质微红,脉浮细,舌根黄垢,脉细弦,育阴潜阳。
阳亢月经先期气阴两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寒热头痛,肢节酸楚,病程约三月。头痛间歇性,精神刺激后立即疼痛,伴饮食减少,大便干燥,小溲深黄。面色无华,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属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火上炎。
阳亢头痛肝火风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女,56岁。失眠半年。头胀痛,胸闷,心慌,心烦易躁,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绝经,潮热汗出,畏寒,口干苦,腰酸,尿频难控,夜尿5~6次,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燥,脉细。肝郁阳亢,肾气不足。不寐,淋证。
阳亢失眠尿路感染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43岁 男性 腰酸 颈部不适 易疲劳 干咳咽痒 高血压 高血脂 脂肪肝 舌质尖红 苔薄腻 脉细 肾气衰 肾阴不足 阳亢 湿邪内蕴
阳亢高血压肾阴不足痰湿
查看详情 →
68岁女性,头痛10余年,加重1个月,耳鸣如蝉,睡眠较差,梦多纷纭,口舌干燥,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弦,血压170/90mmHg。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风痰内扰。望诊见舌质红、苔白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头痛、耳鸣、睡眠差、口干,切诊见脉沉细弦。
阳亢高血压肝肾阴虚风动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语言交流障碍伴有行为异常10年。舌红,苔薄白,脉细偏数。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之语迟(自闭症)。病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精不足,病机阴精不能荣养脑腑,阴不制阳,肝阳亢进,心火上扰,脑窍不利,言语表达不清,不愿交流。
阳亢自闭症阴虚语言迟缓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胸腹胀痛、气促乏力、口干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色黄量少,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原发性肝癌,证型属肝气郁结、血瘀水停。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血气水毒壅滞。望诊见面色暗黄、唇色澹紫、舌质紫暗、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病史较长,有乙肝、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等。切诊脉弦。
阳亢原发性肝癌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男性。主诉头摇摆,眼睑抽动,持续半年。症状包括头摇动、眼睑掣动,每3~5分钟发作1次,伴咽干、性情急躁、躁动不安。舌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辨证属肝阴虚,阳气偏亢,风动于内。舌红,苔薄黄,脉弦。三诊后舌苔转薄白,脉弦细。考虑风寒之邪,鼻塞多涕,遇冷风加重。
阳亢头摇动眼睑抽动肝阴虚
查看详情 →
王某,男,67岁。突然神志昏迷,不语,左半身偏瘫,遗尿。高血压史。神昏,遗尿,目合,手撒,左半身偏瘫,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体温38.5℃,脉弦大中空。阳亢,阴精竭于下,孤阳亢于上,阴阳离绝,元气不支,神明不用。面色晦暗,舌淡,脉弦大中空。
阳亢脑出血阴精竭虚阳外越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突发昏倒不省人事,烦躁不宁,左肢无力,牙关紧闭,面红目赤,呼吸气粗,喉中痰鸣,鼾声大作,口臭,呕吐,左侧肢体抽搐。中医诊断中风,证型中脏腑,病机痰热蒙蔽心窍。面色红,舌红苔黄,脉弦滑。意识浅昏迷,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高,腱反射活跃,左Babinski征(+)。颅脑CT示右丘脑高密度灶。
阳亢中风痰热蒙蔽心窍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热病脉数,烦躁无宁处,谵语神昏,汗出复热,脉不为汗衰。温热未清,加温毒,喉肿舌肿唇肿项强,面色反青。热病瘛疭,痉厥神昏,脉洪大而芤。左脉洪而有力,右脉甚软,温邪日久陷入下焦血分。汗已得而脉未静,宿粪已解而肿未消,神未清。汗出脉静身凉后复热,脉洪数有力,便涩口渴思凉。中医病名属温热病,证型为温邪陷入下焦血分,病因病机为温毒内陷,热邪炽盛,阴液受损。望诊见面色反青,舌肿。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见烦躁、谵语、神昏、汗出、便涩、口渴。切诊见脉数、洪大、芤、洪数有力。
阳亢热病温毒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右眼突然失明4天。既往高血压10余年,伴有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夜寐盗汗、口苦咽干。舌绛少苔,脉弦数。眼底检查示右眼玻璃体积血,左眼视网膜动脉变细呈铜丝样,动静脉比例1:2,交叉压迹明显,黄斑部较暗,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血压180/106毫米汞柱。诊断为阴虚阳亢,血不归经。
阳亢高血压眼底出血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高血压病,中风不语,口歪,语言不清,右半身不遂。现症包括语言不利,心烦不眠,右半身不用,下肢痛,口干思饮,小便黄,大便干燥。舌苔白厚,中间带黑,脉寸关弦,尺脉弱。诊断为下虚阳亢,气血已亏。病因病机为下虚阳亢,气血亏虚。望诊见舌苔白厚中间带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语言不利、心烦不眠、口干思饮、小便黄、大便干燥,切诊见脉寸关弦,尺脉弱。
阳亢高血压中风后遗症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失眠,数夜不寐,心怀闷郁,头觉胀痛。阴虚不敛,阳气不潜。脉弦急左甚,舌苔薄白。病程未明。
阳亢失眠阴虚心郁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全身自觉发烧4年。体态体丰,面赤,头顶头发脱落,皮肤渐红发亮,行动不稳。舌体胀,苔黄厚滑腻。脉弦劲似有力重按无力。既往有便溏腹胀史。病程4年,时觉腿热、腰脊如火烧、胸腹灼热烦躁,头灼头紧,需敷冷毛巾,身居阴凉处。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后失调,内生虚火,虚阳浮越。中医病名属发热,证型为肝火肝风,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虚阳浮越。
阳亢发热肝火肝风
查看详情 →
患者,79岁。主诉高血压病史,突然晕倒,神识不清,喉间痰鸣,右侧废用,二便失禁。舌苔白而燥,脉弦。辨证为肝肾亏虚,亢阳上逆,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瘀阻络脉。舌象白而燥,脉象弦。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肝阳上亢、痰火瘀阻。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亢阳易逆,风阳上僭,痰火阻窍,瘀阻络脉。
阳亢高血压肝肾亏虚痰火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