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女,27岁,形体消瘦,月经量少,带下过多,经期后错,腰膝酸软,下肢无力,畏寒肢冷,小便频数,白天7~8次,夜间更甚,大便稀溏,婚后4年未孕。肾阳亏虚,肾气不纳,膀胱气化失司,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畏寒肢冷肾阳亏虚小便频数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女,37岁,反复腹泻5年,加重1月。腹泻伴黏液、脘腹胀闷、畏寒肢冷、纳差、神疲乏力、夜寐欠安。舌苔白腻,脉细。证属脾之阳气虚弱,失于固涩;运化失常,肠道气滞。
畏寒肢冷溃疡性结肠炎脾阳虚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畅某,女,48岁。初产后胸腹腰部持续性出汗6年余。面色萎黄,语言低怯,厚衣着,纳呆,恶油腻,泛恶,口中黏苦,渴不欲饮。经水愆期,经色澹,经量多,夹紫块,白带多,稠而量少,少腹冷痛。舌质澹红,边有齿痕,苔白厚微黄而腻,脉沉缓无力。证属烦劳气耗,阳虚湿滞。
畏寒肢冷多汗症阳虚湿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为冠心病病史4年,时有心绞痛发作,今日因情绪激动突发心绞痛。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悸胸闷、血压偏低、全身乏力、食欲较差、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而迟缓,时有结代。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气虚,心血不足,心营痹阻,兼脾虚不和。
畏寒肢冷冠心病胸痹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痛经,结婚3年未育,病程逐年加剧。主症为经前乳房胀痛,经量少,色黯紫不畅,伴腹痛恶心,痛剧时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大便溏薄,眼眶发黑。舌紫,苔薄腻,脉沉迟。证型为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邪内侵,血凝气滞,冲任失调。
畏寒肢冷痛经不孕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近一个多月来怕冷、烦躁不安、失眠、夜间多汗。中医辨证为阳虚阴盛,心神不安。舌质澹红,苔白,脉和缓。病程一个多月。
畏寒肢冷阳虚烦躁心神不安夜间出汗
查看详情 →
心悸气喘,动则喘促不安,胸闷胸痛,大汗淋漓,腰酸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脉沉涩或细弱。阳气虚弱,气血瘀滞。
阳气虚弱畏寒肢冷心悸气喘胸闷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反复胸闷、心慌、头晕5年,气候寒冷时明显。胸闷、心悸、眩晕、头重如裹、肢麻沉重、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口澹、脘腹作胀、食少、便溏、耳鸣、腰酸。舌暗澹胖大,苔白滑。脉沉迟。诊断为脾肾阳虚、痰瘀阻遏证。病机为阳气不足,浊阴凝聚,血行不畅,脉络瘀阻。
畏寒肢冷心悸脾肾阳虚痰瘀阻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反复腹痛3年余,加重2月。上腹部剑突下区域轻微疼痛,饥饿痛及灼痛,夜间饥饿痛,进食后缓解。现病史见胃脘区疼痛剧烈,呈阵发性灼痛、刺痛及绞痛,痛无定时,饥饿后为甚,喜温喜按,头昏、心悸,面色欠华,大便时干时稀。形体消瘦,上腹部轻度压痛,肠鸣音稍亢进。舌质淡紫,舌苔薄白,脉象细弱。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脾胃虚寒,气血瘀阻证。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脾胃失运,阳虚无力行血。
畏寒肢冷胃痛脾胃虚寒气血瘀阻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全身畏寒肢冷反复多年,背部尤甚,胃脘胸胁腹畏寒隐痛,喜热饮,饮70℃水后腹胀,无矢气,喜厚衣被,疲劳后多汗并腹痛加剧有凉气。舌红苔薄少,脉沉细。阳虚寒凝,表里同病。面色苍白,舌红苔薄少,脉沉细。畏寒肢冷,腹痛隐痛,喜热饮,多汗,脉沉细。
畏寒肢冷阳虚寒凝表里同病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