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寒凝+肾阳不足

患者68岁,女性。主诉脑鸣间发10年,近1年加重,伴头胀、健忘、记忆力下降、精神疲倦、怕冷、腰膝酸痛、小腿冷痛麻木。舌质黯红,苔薄微黄,脉沉细。中医诊断脑鸣,证型肾阳不足,髓海亏虚。病因病机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阴损及阳,肾阳亏虚,经脉不利。病程日久,肾虚腰膝失养。
肾阳不足脑鸣髓海亏虚记忆力差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主诉胸闷不适,反复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或三联律。舌红苔薄腻,脉沉细,时有结脉或代脉。中医病名为心悸,证型为阳失斡旋,心气不足,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气血瘀滞。望诊见舌红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颈部牵掣、口干苦、少寐,切诊见脉沉细,时有结脉或代脉。
肾阳不足心阳不振气血瘀滞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左耳流脓近40年。左耳疼痛连及头面,夜间加重,伴头晕、心慌、短气懒言、纳差、腰冷。左鼓膜后上方有穿孔,伴有脓血及恶臭。中医诊断为左侧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型),证属阳虚寒凝,浊犯耳窍。面色无华,舌淡,脉虚。耳窍局部见肉芽及脓性分泌物。
肾阳不足阳虚寒凝慢性脓耳浊毒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两手冷麻时痛4个月余,遇冷加重,皮色变紫,继则两足亦感冷。舌象暗紫而润,脉象沉细微弦略迟。中医诊断为肾阳不足,寒湿侵袭,血行瘀阻,而为痹痛。四诊信息包括两手指紫红色、触之凉甚,两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色温度正常。舌象暗紫而润,脉象沉细微弦略迟。
肾阳不足手足痹痛血瘀阻络寒湿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腰膝酸困疼痛,小便点滴不通,小腹憋胀。中医诊断肾阳不足,寒凝尿阻,发为癃闭。舌澹苔薄白,脉沉迟而细、两尺尤弱。主要症状包括小便癃闭,腰膝酸软无力,四肢不温,小腹胀闷。病程未明确提及。
肾阳不足寒凝尿阻癃闭
查看详情 →
女,50岁,右上肢发凉,右大指微痛,病程5年,右大指皮色紫红,疼痛。脱疽。阳虚寒凝,脉道壅塞,气血失调,筋脉失养。舌尖边有瘀质斑点,苔白滑,脉沉细而涩。患肢大拇指干瘪青紫。
阳虚寒凝肾阳不足脱疽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颜面部痤疮1年。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口干喜热饮,喜太息,进食香燥之品易口腔溃疡,纳眠差,大便秘结。舌淡嫩、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阴火,证属阳虚寒凝,木郁不达,相火不密。
阳虚寒凝痤疮木郁不达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80岁,男性。主诉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反复发作10年。咳痰白黏,咳痰乏力,呼吸喘促,动则加重,胸闷心悸,全身乏力,形寒怕冷,手足不温,寐差,小便清长,唇绀,舌质黯红苔白,脉弦滑结。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湿啰音,心律不齐,频发期前收缩,心尖区杂音。中医诊断肺胀,证属肺肾两虚,痰浊阻肺,气失摄纳。
阳虚寒凝肾阳不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腰酸背痛、胃脘怕冷、喜热饮食、白带量多质稀色白、月经周期提前经量多、大便干燥秘结,病程六年。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为脾阳虚损,寒凝气滞,兼肾阳不足。
肾阳不足产后体弱脾阳虚损便秘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5个月,腹泻10余日,水样便,日10余次,伴发热、呕吐、精神差,舌红苔中部白腻,脉滑,胃肠积滞。
阳虚寒凝虚劳证脾肾两虚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经行腹痛2年,小腹疼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色黯澹,怕冷,纳谷不香,腰痠腿软,大便溏薄,舌质黯,苔薄白,脉弦迟,痛经,脾肾阳虚,寒凝胞宫证,阳虚内寒,血失温煦,运行无力,滞于胞宫,病位在胞宫,病因肾阳不足,腰失所养,腰痠腿软
痛经脾肾阳虚寒凝胞宫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患者,主诉手足冻疮3年,冬重夏轻,手背、小指及无名指紫肿疼痛,伴全身畏寒、四肢发凉。舌质澹紫、苔薄白,脉沉迟无力。辨证为阳虚寒凝血脉。
阳虚寒凝肾阳不足冻疮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