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右侧腰部隐痛1年余,阵发性绞痛,需用度冷丁缓解。口渴引饮,小便黄赤,尿检红细胞(++++)。血压偏高,肾区叩击痛明显。舌质红,苔薄黄带干,脉弦数。辨证为阴虚有热,而成结石。
阴虚有热石淋气液两虚舌红苔燥
查看详情 →
女,35岁,月经不调,乳胀,右下腹痛,舌红,苔白黄,脉弦,阴虚有热,热毒蓄积胞中,耗损阴血。
阴虚有热月经不调
查看详情 →
刘某,37岁,月经过多半年,月经量明显增多,色黯红,夹血块,经前乳房胀,乳头触痛,经行第一、二天下腹胀痛,块下痛减。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苔薄,脉弦涩。诊断为月经过多,辨证为气滞血瘀证。舌质红,少苔,脉细。
阴虚有热月经过多气滞血瘀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疲乏无力,右胁隐痛,出汗较多,头昏口干,夜寐多梦,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为气阴双虚,肝阴不足。病程较长,既往有乙型黄疸型肝炎史,二对半呈大三阳。
阴虚有热慢性乙型肝炎肝阴不足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阴虚有热,肝失荣养,经期腹痛气短,经后头晕痛,心慌无主。脉大而弦数。中医病名属阴虚有热、肝失荣养,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肝血不足,脑失濡养。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为大而弦数。
阴虚有热肝失荣养血虚肝旺脑失濡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烘热、汗出8个月,加重1个月。现症烘热汗出,日作6~7次,大汗淋漓,伴心烦易怒,失眠,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证,证型肝肾阴虚。四诊信息包括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阴虚有热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潮热自汗
查看详情 →
41岁,经行鼻衄1年余,伴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潮热,月经提前5天,量少,眼中干涩,目眶疼痛。舌澹,苔薄白,脉细数。肺肾阴虚。
阴虚有热经行鼻衄肺肾阴虚目眶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气喘不能平卧,咳嗽胸闷,咽干而痛。病程自1956年首次发病,1962年首次发作。中医病名为哮喘,证型属阴虚有热,病因病机为新感引动伏邪。舌质红,脉细数。体质偏于阴虚有热。
阴虚有热哮喘肺热伏邪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双手发抖,以右手为重,静止时明显,慌张步态,面部表情呆滞。中医辨证为阴虚有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稍数。复诊时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滑。
阴虚有热帕金森病双手发抖慌张步态
查看详情 →
贾某,25岁,血尿月余,晨起眼睑微浮肿,小便红细胞及蛋白。肾炎,阴虚有热,水湿内阻,热伤血络。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阴虚有热肾炎热伤血络水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鼻塞不通,涕中带血丝,头痛,头晕,失眠,口渴,便干。舌质红、边青紫,脉弦带数。患侧颞浅静脉瘀血可见。中医病名为鼻齆,证型属阴虚有热,络瘀则痛。
阴虚有热鼻齆络瘀则痛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月经先期来潮4个月,经量少,色暗,黏稠,无腰腹疼痛。舌红,苔灰薄,脉数。中医病名为月经先期,证型为阴虚有热。舌红,苔灰薄,脉数。舌红,苔薄黄,脉70次/分。舌红,苔灰黄,脉洪数。舌暗红,苔灰黄,脉70次/分。
阴虚有热月经先期舌红苔灰黄
查看详情 →
女,阴虚有热,肝失荣养,经期腹痛气短,经后头晕痛,心慌无主,脉大而弦数,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程未提及,证型为阴虚有热,肝失荣养,病因为胎产崩漏,饮食失调,素体虚弱,导致血虚肝旺,脑失濡养。
阴虚有热肝失荣养血虚肝旺脑失濡养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 高热后睡眠不安 多梦 彻夜不眠 五心烦热 春秋夜不欲覆被 面色潮红 易汗 头痛 急躁易怒 形体消瘦 口干喜饮 舌红绛苔少 脉弦细数时有结代 不寐 热伤营阴 肝血亏虚 虚阳上扰 心神不安
阴虚有热顽固性失眠热伤营阴肝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头痛8年,伴失眠多梦、烦躁多动、汗多、口腔溃疡、大便不通。舌红苔厚,脉数。中医病名神经性头痛,证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肾阴亏、阳亢气血逆乱、阴虚有热。
阴虚有热神经性头痛肝肾阴亏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主诉月经不调、量少色澹、经期头痛、白带量多微黄、失眠多梦、肩背痛连及项背、少腹胀满。舌体碎裂、少苔,脉弦细。证属气血失调,阴虚有热。
阴虚有热月经不调气血失调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5个月,腹泻10余日,水样便,日10余次,伴发热、呕吐、精神差,舌红苔中部白腻,脉滑,胃肠积滞。
阴虚有热虚劳证脾肾两虚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 恶露淋漓半月,带下秽浊热臭,脓稠夹血丝,腰酸下腹胀痛,月经量多,月经后仍有咖啡样脓液 月经异常 湿热蕴结 宫颈重度糜烂,血性分泌物 白细胞升高 湿热蕴结 热毒瘀浊 湿热内蕴,毒邪下注 带下秽浊热臭,腰酸下腹胀痛,月经量多,咖啡样脓液 白细胞升高 红藤 鱼腥草 蒲公英 地榆炭 制大黄 川黄连 川黄柏 甘草 红藤 白英 薏苡仁 鸡冠花 扁豆花 白槿花 臭椿皮 车前草 七叶一枝花 龙胆草 甘草 湿毒为害 热毒鸱张 热则宜清 毒则宜泄 湿热内蕴 热毒瘀浊 病情急重,治疗需速战
阴虚有热带下病湿热蕴结热毒瘀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病程1年有余。中医病名为胁痛,证型为阴虚有热,病因病机为阴伤已久,虚热上灼,络脉失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切诊提示脉细弦滑数。
阴虚有热结核性胸膜炎五心烦热形体消瘦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女性,月经来潮,经量多如崩,淋漓不尽,色红无块,面色黄,神疲头昏口干。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气阴两亏,阴虚有热。
阴虚有热月经量多气阴亏虚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