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40岁
- 职业:市郊农民
- 就诊时间:1984年2月16日
- 初诊情况:1976年因胆结石症合并胆道感染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肝脓疡、心包积脓,虽经多方治疗,仍遗留胆汁性肝硬化。
主诉及症状
- 发热,面目肌肤黄染加深
- 鼻衄
- 恶心呕吐,不进饮食
- 腹部胀满,烦躁不安,呻吟谵语
- 小便少而黄,每天解黑色柏油样大便一次,每次约200毫升
体征
- 神志:时昏时醒,醒时答非所问
- 慢性病容,消瘦,面色晦暗
- 白睛、肌肤黄染
- 双侧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射迟缓
- 双侧鼻孔有血迹残留
- 胸腹各有一手术疤痕
- 腹部胀满,腹壁青筋露
- 双下肢凹陷性浮肿
- 舌质绛,有瘀斑、苔浊腻微黄
- 呼吸声粗且较促,偶可闻低声呻吟,可闻肝臭气味
- 肌肤较为干凉,弹性差
- 脉弦细无力,略数
- 体检:
- 体温37.8℃
- 呼吸30次/分
- 脉搏96次/分
- 血压100/60毫米汞柱
- 浅昏迷
- 心尖部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
- 腹水征
- 肝脏于肋下未触及
- 脾肿大于肋下5厘米
- 肠鸣较活跃
- 生理反射尚存在
- 右侧巴彬氏征(±)
化验检查
- 血红蛋白:6.4克%
- 红细胞:220万/立方豪米
- 白细胞:6,850/立方毫米
- 血小板计数:4.6万/立方毫米
-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 肝功能试验:
- 黄疸指数:34单位
- 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4单位
- 麝香草酚絮状试验:(+++)
- 硫酸锌浊度试验:16单位
- 谷丙转氨酶:147单位
- A/G:2.18/1.86
- 胎甲球试验:阴性
- 碱性磷酸酶试验:32单位
- 血尿素氮:51毫克%
- 二氧化碳结合力:38.1容积%
辨证分析
- 因湿热交蒸,胆汁外溢于肌肤,而出现身目黄疸
- 湿热内盛,以湿邪偏重,故见低热
- 湿热薰蒸,胃浊上逆而引起恶心呕吐
- 肝脾长期受病而及肾,肾阳虚损,膀胱气化无权,水湿不行而致臌胀
-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而耗血、动血,故证见鼻衄、便血
- 湿热上蒸,上扰神明,而致神昏谵语
诊断
- 肝性脑病,属湿热蕴蒸(湿重于热)、上扰神明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