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案整理
## 患者信息
- **姓名**:孙××
- **性别**:女
- **年龄**:38岁
## 主诉
- 起病恶寒发热,关节疼痛。
- 后出现双膝关节明显肿痛,身热持久不退。
- 3个月后,突然发热达40.3℃,全身关节疼痛,双膝肿痛尤甚,不能起床活动。
- 早起面浮,下午双腿沉重,心悸气促,食欲锐减。
## 既往史
- 颈淋巴结核
- 肾盂肾炎
## 诊断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体征
- 面部及双下肢可见散在棕黑色色素沉着
- 左下肢自踝至趾青紫剧痛麻木
- 右下肢赤热肿痛,手不可近,通夜呻吟叫喊
## 脉象与舌苔
- 脉象:濡弱
- 舌苔:黄燥
- 舌质:红绛
## 按语
此系湿热瘀阻,络脉不通,营卫留滞,肿痛为痹。法当通经活络,和血化瘀,清散湿热,畅通营卫,不宜苦寒以资痹,药当灵活。
## 初诊方
- 生地(酒润)13克
- 当归10克
- 赤芍(酒润)10克
- 丹皮10克
- 秦艽10克
- 北防风10克
- 生薏米13克
- 鸡血藤9克
- 络石藤9克
- 怀牛膝10克
- 木通10克
- 防己10克
- 净地龙6克
- 生蒲黄(布包)9克
- 甘草节3克
## 复诊
- 服药17剂后,脉转缓滑,舌质转澹红而润,黄苔全退。
- 两足疼痛大减,夜能安睡。
- 左足青紫色转红活,右足赤热之处亦见红澹,小便短频有灼热感,大便粘溏,湿热分化,络脉畅通。
- 原方去甘草,加川黄柏(酒炒)5克。
## 三诊
- 上方服至28剂后,脉来匀缓,舌质澹红,苔呈薄白。
- 左踝至趾青紫全部消失,不感麻木。
- 右足红肿疼痛大为减轻,能在室中步行活动,胸闷现象亦缓解。
- 按复诊方改加当归身12克、汉防己12克,去地黄、秦艽、蒲黄、黄柏,加紫丹参12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