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纪生治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案

患者信息

  • 姓名:熊某
  • 性别:女
  • 年龄:57岁
  • 职业:农民
  • 初诊日期:1989年1月20日

既往病史

  • 13年来,因胆结石反复发作,已手术4次。
  • 最近又因胆管结石(泥沙样)发作,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但高热仍不退。

现病史

  • 主要症状:右上腹胀痛,皮肤灼热,恶心呕吐,烦躁谵语,黄疸深重,小便如茶色,体温高达41℃。
  • 体征: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边黯,脉沉细数。
  • 实验室检查:WBC 3.2万,中性90%,淋巴8%,嗜酸2%。
  • 诊断:胆管结石合并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初诊治疗

  • 方剂
    • 虎杖、红藤各30克
    • 大黄(后下)、郁金、枳壳各10克
    • 甘草3克
  • 加用:旋覆花15克(布包)煎水150毫升送服代赭石末8克。
  • 疗效:1剂后解下燥屎数枚,体温降至38.7℃,神志渐清。4剂后,恶心呕吐症状消失,腹痛减,黄疸略退,大便稍软。

二诊治疗

  • 症状变化:头重身重,发热日轻夜重,体温在38.5℃左右。
  • 舌脉:苔薄黄腻,脉细。
  • 方剂调整
    • 原方基础上加茵陈30克,藿香、厚朴花各3克。
  • 疗效:腹痛消失,黄疸退尽,热平身凉,纳食知味,腻苔已化,但神疲,食后腹胀。

三诊治疗

  • 症状变化:饮食增进,精神转佳。大便稍稀,日1~2次。
  • 体征:B超检查2次,胆管未显示阳性结石声影,复查血象正常。
  • 方剂
    • 虎杖、红藤各15克
    • 郁金、枳壳各10克
    • 党参、扁豆各15克
    • 砂仁、大黄(后下)各6克
    • 绿萼梅10克
    • 谷麦芽各15克
    • 甘草3克

评按

  • 按语:本例十余年来胆结石反复发作,胆管梗阻,胆腑不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不解,形成热毒症。若热毒炽盛,可发生热毒内陷甚至热入心营的凶险症候。当务之急,在于清热解毒,化瘀通腑,以挫其火势。故初诊重用虎杖活血解毒,清热利湿;红藤消瘀散结,郁金、枳壳舒肝利胆,理气解郁,以利胆汁排泄和胆管通畅。入大黄者,以该药味苦性寒,攻下之力峻勐,俾使胆腑有形与无形之邪热从下而出。二诊加茵陈、藿香、厚朴花三味,盖因湿热未去,郁伏肝胆,茵陈、藿香、厚朴花既能清利湿热,又能疏利肝胆。三诊时病已向愈,乃主疏肝和胃,健脾益气之品,以善其后。本案提示,化脓性胆管炎,高热持续不退,病情危笃,实为病邪深入,湿热内蕴,毒瘀稽留,非一二剂泻下所能痊愈,必须守法守方,直至热退苔化,沙石排出,方可望痊愈。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