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角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窦糜烂医案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张某
- 性别:男
- 年龄:40岁
- 籍贯:浙江龙泉
- 初诊日期:2006年2月9日
主诉
反复胃痛20年,加重1个月。
初诊(2006年2月9日)
1. 病史
- 反复胃痛:20余年,清晨及空腹时疼痛明显,喜按,进食后疼痛减轻。
- 症状:乏力、消瘦,大便日1~2行,色黄成形。
- 舌象:舌澹红,苔白滑。
- 脉象:脉细滑、微弦。
- 既往史:饮食不定时及饥饱失常的生活史。
- 辅助检查:胃镜检查:胃角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窦糜烂。
2. 诊断
- 中医诊断:胃痛
- 辨证:中气虚,痰瘀互结
3. 治疗
- 方剂:补中生肌汤加减
- 药物:
- 炙黄芪 30g
- 炒党参 15g
- 炙甘草 10g
- 茯苓 15g
- 赤芍 10g
- 白及 10g
- 乳香 3g
- 吴茱萸 4g
- 干姜 3g
- 生蒲黄(包)10g
- 蒲公英 15g
- 煎服方法:14剂,水煎服
- 调护:调畅情志;忌腌制食品、竹笋、绿茶、带鱼;按时进餐
二诊(2006年2月23日)
1. 病情变化
- 胃脘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已有明显改善。
- 舌象:舌澹红,苔薄白滑。
- 脉象:脉细滑。
2. 治疗
- 方剂:补中生肌汤加减
- 药物:
- 炙黄芪 30g
- 炒党参 15g
- 焦白术 10g
- 炙甘草 12g
- 茯苓 15g
- 赤芍 10g
- 白及 10g
- 乳香 3g
- 吴茱萸 4g
- 酒制延胡索 10g
- 生蒲黄(包)10g
- 蒲公英 15g
- 煎服方法:7剂,嘱同前
三诊(2006年3月2日)
1. 病情变化
- 胃脘痛:缓解,精神亦有改善。
- 新症状:餐后脘腹稍有饱胀感。
2. 治疗
- 方剂:补中生肌汤加减
- 药物:
- 炙黄芪 30g
- 炒党参 15g
- 炙甘草 12g
- 茯苓 15g
- 赤芍 10g
- 白及 10g
- 乳香 3g
- 丹参 10g
- 吴茱萸 4g
- 荜澄茄 5g
- 酒制延胡索 10g
- 生蒲黄(包)10g
- 白茅根 15g
- 煎服方法:14剂,嘱同前
四诊(2006年3月16日)
1. 病情变化
- 胃脘痛:缓解,再拟原方出入。
2. 治疗
- 方剂:补中生肌汤加减
- 药物:
- 炙黄芪 30g
- 炒党参 15g
- 焦白术 10g
- 炙甘草 12g
- 茯苓 30g
- 赤芍 10g
- 白及 10g
- 乳香 3g
- 吴茱萸 4g
- 荜澄茄 5g
- 酒制延胡索 10g
- 甘松 5g
- 半枝莲 10g
- 白茅根 15g
- 煎服方法:28剂
五诊(2006年4月13日)
1. 病情变化
- 胃镜复查:胃角溃疡愈合、胃窦糜烂消失,仅慢性浅表性胃炎,HP+。
- 舌象:脉细滑,苔薄,舌澹红。
2. 治疗
- 方剂:补中生肌汤加减
- 药物:
- 炙黄芪 30g
- 炒党参 15g
- 炒白术 15g
- 炙甘草 12g
- 茯苓 30g
- 赤芍 10g
- 白及 10g
- 乳香 3g
- 吴茱萸 4g
- 酒制延胡索 10g
- 炮姜 5g
- 煨肉豆蔻 10g
- 煎服方法:14剂
按语
- 病机分析:胃脘久痛累发,除中气虚外,更有“凝痰聚瘀”的病机。
- 治疗原则:补中生肌,兼顾郁热与内痈。
- 用药经验:甘草的功用是多方面的,而用量与配伍更有讲究。在三诊时,当应用参、芪、术、草等补益中气,使胃脘痛获得缓解时,却出现了“近日餐后稍感脘腹饱胀。”此时本案并不停用参、芪补中,亦未减少甘草用量,而是仿理中丸法,仅仅撤去白术,增入荜澄茄一味,用以暖胃快膈,助参、芪、草以宣通气机,轻而易举地把“虚满”在萌芽状态就解决了。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