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黄(新生儿肝炎)案
病历背景
黄疸一病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其分类始于《金匮要略》,有阴黄、阳黄、谷疸、女劳疸、酒疸等之别。
一诊
- 患者信息:王某,男,37天。
- 就诊日期:1996年9月9日
- 主诉:全身发黄1个月。
- 病史:生后5天起病,症见皮肤、巩膜发黄,色泽鲜艳如橘皮。无发热及呕吐。乳食可,夜眠佳,大便略干,小便色深黄。
- 舌象:舌质红,苔白厚腻,指纹色紫,隐现于风关。
- 体征: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WBC 11.2×10°/L, L 0.74, E 0.04, Sg 0.22。
- 肝功能:TBIL 272.4μmol/L, DBIL 9.5μmol/L, IBIL 262.9μmol/L, AST 57U/L, GGT 71U/L, LAP 53U/L。
- 三对回报:抗-HBc阳性。
- 肝、胆、脾B超未见明显异常。
- 母亲肝功能正常,三对回报:抗-HBc阳性。
- 中医诊断:胎黄(阳黄)。
- 西医诊断:新生儿黄疸。
- 治则治法:清热解毒,祛湿利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