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某 中医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35岁
  • 职业:经理人
  • 主要症状:上腹胀痛伴烧心1年余,每于焦虑或过饮辛辣后加重
  • 其他症状:大便难解量少,便秘

既往史

  • 2018年3月在江西省中医院行肠镜示:未见明显异常
  • 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

现病史

  • 上腹胀痛,烧心
  • 排便2-3天/次,量少,成细条状,质硬而难解,可夹食物残渣,偶见黏液
  • 潮热口干
  • 急躁易怒,心烦寐欠佳

舌脉

  • 舌质:红
  • :黄腻
  • :弦数

诊断

  • 甘淳教授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之

首诊治疗

  • 方剂:龙胆泻肝汤去木通+郁金10g,竹叶12g,黄连6g,川军9g,佛手10g,山楂10g,白芍10g
  • 剂量:3剂

二诊治疗

  • 症状改善:腹胀痛大减,大便3次/日,排便较前顺畅,未见黏液,潮热症状均改善,寐仍欠安,口干心烦仍存
  • 方剂调整:去川军,加玄参10g,当归10g,北沙参15g,麦冬10g
  • 饮食建议: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运动
  • 剂量:14剂

三诊治疗

  • 症状改善:上腹胀痛症状消失,大便1-2天/次,质地成形量可,饮食多则稍感腹胀
  • 方剂调整:加炒鸡内金10g,去黄连
  • 剂量:半月

随访

  • 电话随访数月,患者已无不适,服药有效

按语

  •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可见二者与情志方面有密切关系
  • 患者急躁易怒,气机逆乱而升降无序,不通则痛喜食辛辣,耗伤心肝阴血而无以濡养肠道,水枯舟停,亦可出现潮热口干
  • 甘师以心肝火旺证诊之,认为“脑-肠轴”理论与中医学心肝在情绪方面的调节功能是密切联系的
  • 心神不内舍,肝木宣达过甚,情志内乱而出现心烦心悸、不寐多梦,使情绪反应中心胃肠出现紊乱,进而出现脑肠肽调节障碍,胃肠激素紊乱而引起腹胀
  • 同时肝火久郁,胆气疏泻无常,胆汁随肝火上逆而见烧心,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黄芩黄连联用,可清心肝之火,柴胡疏肝理气,郁金、竹叶清心宁神,白芍、佛手滋阴收敛止痛,配合生地可起到水涨船行之功,川军利胆通腑,则大便自通
  • 现代研究表明,川军可促进胃近端排空,同时有利于胃黏膜修复
  • 二诊入玄参、北沙参、麦冬等滋阴之品,当归补血,久病者多阴虚血虚而潮热
  • 三诊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去苦寒之黄连,入炒鸡内金以增健胃消食之效,疗效显著

登录查看更多医案

更多的医案治疗思路、用药分析和预后评估
需要登录后才能查看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