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整理
患者信息
- 姓名:吴某
- 性别:男
- 年龄:45岁
- 籍贯:东莞道浴乡
- 职业:乡村教师
病史
- 主要病史:1968年秋,因在穷乡僻壤中以酒当饭者经旬,此后出现胁脘不舒,神气疲惫,直至肉削腹胀,无法工作。
- 诊断:晚期肝硬化
- 治疗经历:1969年初就诊于中医,治疗效果时好时坏,最终于5月10日来院治疗。
体检摘要
- 病容:慢性重病容
- 体征:重度腹水,腹围108厘米,跗踝凹陷性浮肿,肝萎缩,脾大7.5厘米,质硬,腹壁静脉怒张,颈项胸膺皆有蜘蛛痣,肝掌明显。
化验室检查
- 血象:白细胞3.2×10°/升,中性55%,淋巴细胞44%,大单核1%,红细胞1.95×102/升,血红蛋白6.8克,血小板74×109/升。
- 肝功能:黄疸指数9单位,凡登白试验间接反应阳性,麝香草酚16单位,脑絮(+++),硫酸锌浊度20单位,血浆总蛋白3.3克,白蛋白1.4克,球蛋白1.9克。
中医辨证分析
- 肺脾两虚,气化失职,清浊溷淆,水停湿聚:
- 表现:面色萎悴不华,肌肤粗糙不泽,大肉尽削,气怯声低,纳食不馨,食后脘闷,时作干呕,腹胀如抱瓮,大便艰少,小便黄短,舌苔黄厚腻浊,根部尤甚。
- 肝气郁结,血瘀不行,久积成症:
- 表现:白睛微黄,赤丝绕目,胸胁郁郁不舒,左胁下症块坚硬,大腹青筋暴露,上身遍布蜘蛛痣,舌下脉络紫胀。
- 肾阴损耗,虚火浮动:
- 表现:眩晕目昏,耳鸣神倦,腰膝无力,夜烦少寐,惊惕不安,筋肉惕动,唇焦咽干口燥,舌质暗晦,边尖光剥,脉细软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