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血瘀痰阻之郁证(神经官能症)
患者信息
- 姓名:赵某
- 性别:女
- 年龄:36岁
- 籍贯:北京市
- 首诊时间:1998年5月17日
主诉
郁闷,情绪低落,咽中有异物感5个月,加重8天。
现病史
- 5个月前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与领导发生争执,始觉郁闷,情绪低落,咽中有异物感伴胸中憋闷、疼痛,夜甚昼减。
- 8天前因与家人发生矛盾,感觉家人不理解自己,自觉上述症状加重,不能正常工作。
- 现精神抑郁,胸中憋闷、疼痛,夜甚昼减,自觉咽中有异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经期错后,睡眠不佳,不思饮食,二便可。
诊疗经过
-
首诊:曾就诊于某医院,查心电图正常,胸部透视未见异常,咽部未见异常。诊为“神经官能症”。服中、西药均未见好转。
-
首诊方药:
- 清半夏12g
- 厚朴10g
- 苏叶6g
- 柴胡10g
- 茯苓15g
- 当归12g
- 元胡12g
- 白芍15g
- 赤芍15g
- 炒白术15g
- 桃仁10g
- 香附10g
- 香橼15g
- 川芎10g
- 郁金12g
- 生甘草6g
- 丹参15g
- 7剂,水煎服,日2次。
-
二诊:1998年5月24日,患者服药后胸中憋闷减轻,咽中异物感稍缓,情绪好转。余症未见减轻。舌脉从前。上方已效,拟加减继服。
- 清半夏12g
- 厚朴10g
- 苏叶6g
- 柴胡10g
- 茯苓15g
- 当归12g
- 元胡12g
- 白芍15g
- 赤芍15g
- 桃仁10g
- 香附10g
- 香橼15g
- 川芎10g
- 郁金12g
- 生甘草6g
- 五灵脂10g
- 葶苈子15g(包煎)
- 合欢皮10g
- 夜交藤15g
- 7剂,水煎服,日2次。
-
三诊:1998年5月31日,患者服药后胸中憋闷亦轻,疼痛缓,郁闷几无,情绪见佳,睡眠好转,纳谷馨。舌质稍黯,苔白微腻,脉缓。予上方加减。
- 清半夏12g
- 厚朴10g
- 苏叶6g
- 柴胡10g
- 茯苓15g
- 当归12g
- 元胡12g
- 白芍15g
- 赤芍15g
- 桃仁10g
- 香附10g
- 香橼15g
- 川芎10g
- 郁金12g
- 生甘草6g
- 五灵脂10g
- 葶苈子15g(包煎)
- 炒枣仁20g
- 夜交藤15g
- 生龙牡各30g(先煎)
- 10剂,水煎服,日2次。
-
四诊:1998年6月10日,患者服药后,诸症均除。予加味逍遥丸,服之月余,以善其后。
- 1年后随访,素能控制情绪,咽中异物感消失。
病机治则
- 病机:肝郁气滞,血瘀痰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