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面瘫医案
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45岁
- 初诊日期:1983年10月7日
主诉与病史
- 主诉:患者十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左侧面瘫,右眼不能闭合,迎风流泪,口鼻向左侧歪斜,不能作皱眉、吹哨,蹙额、鼓颌等动作。咀嚼障碍,食物易从口角流出,患侧面肌松弛。
- 既往史:1966年患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76年患过急性肾炎,后已转成慢性。
初诊至四诊情况
- 治疗措施:针泻左太阳、下关,颊车、地仓以通经活络散邪,同时针泻双合谷、太冲以祛风散邪舒筋。
- 病情变化:结果病情增重。
详细问诊
- 症状:平时饮食减少,倦怠乏力,气短嗜卧,两眼昏花,尿频常有余沥,时有头晕、心慌、阳痿等症。
- 脉象:沉细无力。
五诊至八诊情况
- 治疗措施:改补患野的太阳,下关、颊车、地仓,以健壮面部筋脉,同时与补双合谷、三阴交之法交施。
- 病情变化:至八诊而愈。
随访情况
- 随访时间:一个月后
- 病情:未复发。
误治原因总结
- 误治原因:问诊不详,拘泥于常规治疗,诊治疗病情加重,虚以实治。
- 具体分析:前四诊是因为没有详细问诊,孤立地看待面瘫这个表面现象,忽视了素体之虚弱,仅以患病时短、岁在壮年而对症取穴,常规治疗,造成了“反泻含冤”之弊。
总结与启示
- 总结:局部病证也要同全身证候联系在一起,要整体地看待痛证,不能孤视局部和表面现象。
- 启示:问诊是如此,辨证更是如此。前四诊与后四诊所取腧穴仅一穴之差,同时改变补泻手法,收效却迥然不同。由此可以看出,针泻或针补取决于病证之属虚、属实,虚以实治,实以虚治,都会造成误治。
按语:局部病证也要同全身证候联系在一起,要整体地看待痛证,不能孤视局部和表面现象。问诊是如此,辨证更是如此。前四诊与后四诊所取腧穴仅一穴之差,同时改变补泻手法,收效却迥然不同。由此可以看出,针泻或针补取决于病证之属虚、属实,虚以实治,实以虚治,都会造成误治。
⚠️
重要提示
本医案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治疗建议或医疗指导使用。 请务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诊疗,切勿自行用药。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公开医案,无需解锁
您可以查看医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