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3岁女性,主诉外伤致右下肢无力、二便失禁4月。舌质暗红,舌形稍瘦,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痿病(气虚血瘀)。病位涉及膀胱、大肠、肾、脾、腰部、下肢。病因病机为外伤致气血亏虚,气虚血瘀,肢体失养,膀胱气化不利,湿热留恋,正虚邪恋,导致二便失禁。
气虚血瘀痿病脾肾亏虚下肢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经期下血不止5年余。月经提前,持续20余天,经量多,色紫或鲜红。神疲倦怠,形体消瘦,面色白,舌质澹,舌根紫,苔薄白,右脉沉细,左脉小弦。诊断为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证型为气虚血瘀型。
气虚血瘀崩漏神疲腰酸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经期下血不止5年余。月经提前,持续20余天,经量多,色紫或鲜红,淋沥不尽。神疲倦怠,形体消瘦,面色皖白,舌质淡,舌根紫,苔薄白,右脉沉细,左脉小弦。诊断为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证型为气虚血瘀型。
气虚血瘀崩漏形体消瘦面色皖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1岁。主诉右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伴尿失禁13天。现病史示右侧半身不遂、麻木,肢体瘫软,口舌歪斜,气短乏力,小便失禁。舌质暗澹有瘀斑,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小便不禁。病位在膀胱,涉及肝、督脉、三焦。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膀胱气化失司,肾气不固,水液代谢失常。
气虚血瘀中风尿失禁肾气不固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经期下血不止5年余,经量多,持续20余天,色紫或鲜红,伴少腹隐痛、腰痠、夜卧不安、气短懒言、胃纳差、大便初结后溏、小便多。神疲倦怠,形体消瘦,面色皖白,舌质澹,舌根紫,苔薄白,右脉沉细,左脉小弦。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冲任不固,统摄无权,血运不畅。
气虚血瘀功能性子宫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车祸致双下肢无力30天。主要症状为双下肢感觉消失、无力,大小便失禁。体格检查示双下肢肌力明显减退,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感觉平面L1减退,L2以下消失。舌质澹暗,苔白,脉细滑。中医诊断为瘫痪,证型为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型。病因病机为车祸损伤筋骨经脉,经脉阻塞、血脉瘀阻不通,久病耗气致脾气不足、水湿不化、痰瘀互结。病位在胸、腰椎及双下肢经脉。
气虚血瘀瘫痪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尿潴留1个多月。癃闭,气虚血瘀证。舌紫,苔薄黄,脉涩。腰背部酸痛,转侧不利,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巴宾斯基征(+)。小腹胀满,大便不畅,小便留置导尿中。L1-2压缩性骨折,马尾受损,右胫腓骨骨折。
气虚血瘀证尿潴留癃闭小腹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双下肢瘫软,伴尿失禁1月余。双下肢瘫软,左上肢活动受限,时有疼痛,大便干,3~5日一行。舌质暗,苔薄,脉细涩。中医诊断痿证(脉络瘀阻),小便不禁。病机为肾气虚,下焦受冷,脉络瘀阻,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滞经络。腰椎骨折,嵴髓受压。
气虚血瘀痿证脉络瘀阻下焦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带下10余年,近1年加重。带下黄白或赤白相兼,小腹坠胀疼痛,按之痛处固定不移,脐正下方偏左可触及包块,质地坚硬,腰骶酸痛,月经愆期,经前腹痛。面色不华,色暗尘垢,肌肤粗糙不润,舌紫暗有瘀斑,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症瘕,证型为气滞血瘀,冲任不通,带脉失约,聚而成积。
卵巢囊肿气滞血瘀冲任不通带脉失约
查看详情 →
女,44岁,颈部活动不利伴左侧肢体麻木5月余。颈部疼痛不适,左侧肢体麻木,时有头晕,纳眠可,大便难,小便不利,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涩。颈椎旁肌肉僵硬,左侧斜方肌压痛明显,双下肢痛温觉减退。项痹—气虚血瘀。督脉气衰,气血运行无力,气滞血瘀,痹阻经络。
气虚血瘀项痹头晕大便难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