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赭石+心悸+气滞血瘀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脘痛16个月,作止无常,伴吐血,色鲜紫夹杂有块。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中医诊断为呕血。证型属气滞血瘀络损。舌正红,右侧有紫点,苔白。脉滑数。症状包括上脘温热、嘈杂、热气上冲,血后伴头晕、心悸、胸闷。
呕血劳力气滞血瘀络损脉滑数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胀5年,加重1个月,反酸,偶恶心,夜中胃痛明显。面色萎黄,月经不调,白带多,性急。舌淡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主诉包括胃脘胀痛、反酸口苦、恶心、经行腹痛、带下色黄、口苦、胸闷、善叹息、眠差、心烦易怒、口渴喜饮、大便干。舌红,边有瘀斑,少苔,脉细数、细滑。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气滞血瘀慢性胃炎肝气郁结胃动力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7岁,女性。右乳房发现核桃大小肿块,质硬,推之不动。头晕耳鸣,腰酸,胸闷,心悸怔忡,纳食不馨,大便不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夜寐不酣。舌红,苔白腻,舌脉紫暗,脉细结代。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气滞血瘀,痰瘀交阻。
气滞血瘀心悸怔忡乳腺癌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经水淋漓不断持续2个月,心悸气短,面色萎黄,心烦易怒,呃逆连声,恶心,四肢乏力,纳呆。舌淡红,苔中白微黄,脉弦无力。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气机不畅,瘀血内阻。
气滞血瘀经漏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胃痛呕吐,病程1年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不消化食物,便干,咽中如炙脔,咽微痛。身酸乏力,口苦无味,心悸气短,皮肤甲错,精神萎靡。舌澹、苔白,脉弱而沉细。病机为脾胃受损,气滞痰阻。
气滞血瘀胃痛呕吐脾胃虚弱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女,31岁。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色偏黑量少,经前乳房胀痛,两胁及少腹胀坠,情绪波动加重,胸闷叹息,心悸头晕,口淡纳呆,便意频而便不爽,全身不定处跳动痛,咽中如物梗阻。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中医病名为月经不调,证型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血行不畅。
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肝气郁结痰气互结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9岁。左胸胁胀闷疼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腹满不适,大便不畅。邪客于心,气滞不畅,痰浊犯肺。舌苔薄白,脉象滑数。
气滞血瘀心内膜炎痰浊犯肺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心前区闷痛10余年,凌晨发作,口干喜热饮,心悸早搏,右侧头痛遇冷发作,面色澹白,倦怠,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滑,血压125/90mmHg。中医诊断胸痹,证型阴阳两虚。病机心脉痹阻,肝失疏泄,阴阳两虚。四诊见舌红苔白腻,脉沉细滑。
胸痹阴阳两虚心脉痹阻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全身麻木,腹股沟向少腹抽搐,心窝硬痛,心慌、恶心、心烦、失眠、头昏,手足搐搦。病程14年。中医病名:搐搦。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情志不遂。望诊:无明显描述。舌象:苔薄黄。脉象:脉弦。现症:感冒,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尿痛。平素症状:全身窜痛,背部如流水样,手携物易落。
气滞血瘀情绪郁结肝风内动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20岁,情志不遂,心烦失眠,呃逆逐渐加剧,病程反复。中医病名呃逆,证型气滞血瘀,胃失和降。望诊见目窠暗黑,舌质紫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志刺激,心烦失眠,胸胁刺痛。切诊见脉涩。
呃逆血瘀肝病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主诉胃痛1年,昼轻夜重,夜痛如刺,固定胃脘不移,食后气短,时心悸。面色沉着,舌红苔薄黄,脉沉弦。病程较长,症状持续,疼痛固定,伴气短、心悸,舌象脉象提示内热与气滞。
气滞血瘀胃痛肝气郁结寒凝气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左胸疼痛,心悸气短,病程3年余。面色灰暗,体瘦无力,动则作喘,胸腹闷胀,心悸自汗,胸前区间歇针刺疼痛,放射到左肩。心率50次/分钟,心律不齐,血压200/100mmHg。畏寒作冷,多饮思纳,口不渴,大便不爽。舌淡灰暗,苔薄黄腻,舌底静脉粗大紫暗,脉沉滑代无力。冠心病,辨证为心阳亏虚,湿浊瘀阻,虚阳上亢。
心悸冠心病心阳亏虚湿浊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纳呆、乏力、心悸、长太息、头痛、胁痛、全身窜痛、背沉、目干、鼻干、手麻、唇麻、鼻塞、流清涕、项强、恶寒、发热、脚底板忽冷忽热、大便时干时溏、便下时粗时细,病程半年。舌红,苔白,脉弦。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气滞血瘀神经官能症肝气郁结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性格郁遏,头痛史,恼怒加重,因感冒头痛加剧,家务吵架后气郁。症状包括左胁痛、心烦心悸、失眠、气短太息、胸满恶心、不饥、四肢指趾麻冷、头痛烦躁、尿黄口干苦不欲饮、时悲啼哭。舌质红、苔中黄,脉如棉。中医诊断为脏躁症,证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机阻滞。望诊见舌质红、苔中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详述。切诊见脉如棉。
气滞血瘀脏躁症肝气郁结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咽中有异物堵塞感,时感气逆,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梅核气,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气机阻滞,瘀血内生。望诊见舌澹紫暗,尖有瘀点。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胸闷、心悸、气短。切诊见脉细弦。
气滞血瘀心悸梅核气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29岁,失眠1年余,思虑多,心烦,畏寒,倦怠无力,面色偏白,月经后期。舌质胖嫩而澹、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失眠,证型气血两虚,病因病机素体不足,劳伤心脾。望诊面色偏白,舌质胖嫩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思虑多,心烦,畏寒,倦怠无力,月经后期。切诊脉细。
失眠气血两虚肝郁气结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长期咳嗽,喘咳无宁静之时,肺气上冲,咳呛难忍,稍动即喘,周身浮肿,心跳心慌。中医诊断肺气上逆,心阳不足,气血失调,水湿不运。舌淡黄,脉细弱并有间歇。
肺气上逆心阳不足水肿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症包括头晕目眩、时而晕倒、耳鸣耳塞、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胸闷憋胀向肩臂放射、短气心悸。中医病名属晕厥、胸痹,证型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独亢、气机不畅、心脉痹阻。望诊见面色红赤,舌质澹红、舌尖有黯点,舌苔白薄。闻诊声大气粗。问诊提示自幼嗜酒、形体肥胖。切诊脉弦硬,参差不齐。血压190/120mmHg。
气滞血瘀高血压冠心病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发作性晕厥半月。头晕目眩,时而晕倒,不省人事,近半月已晕倒三次,伴耳鸣耳塞、烦躁易怒、口干尿黄、胸闷憋胀、酸沉痛胀、短气心悸。面色红赤,舌质澹红,舌尖有暗点,舌苔白薄,脉弦硬,参差不齐。中医诊断为晕厥、胸痹,证属阴虚阳亢、肝风内动。
气滞血瘀心悸短气高血压冠心病
查看详情 →
女,26岁,颈粗、突眼、易激动、心慌、多汗、食欲亢进、大便时溏、体重减轻、失眠乏力、月经量少,病程1年。甲状腺漫肿,质软,有血管杂音,手心湿润,双手细微震颤,脉细弦,舌红光剥。中医病名属瘿病,证型为肝阳上亢、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肝气郁结、痰湿内蕴、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心悸甲状腺功能亢进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