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腑气壅滞,脘腹乍痛,病程长短未提及。中医病名:腑气壅滞,证型:气滞,病因病机:气机阻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脘腹乍痛,大便欠调,或秘或泻,夜寐不安。切诊:脉濡弦。
腑气壅滞胸阳失旷胃痛肠腑传化乖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口眼干涩13年,腹胀肢肿10日。干燥综合征病史13年,2000年确诊肾小球系膜轻度增生性病变及2型糖尿病,2005年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并Ⅳ型狼疮性肾炎。面部红斑隐现,纳差,下肢乏力,大便日行1~2次,质软,苔薄白,脉细。血生化示白蛋白降低,尿蛋白(+),隐血(++)。诊断为狼疮性肾炎(Ⅳ型),证属脾肾气阴两虚兼热毒。二诊见膝踝关节疼痛,鼻衄,苔薄黄,尿蛋白0.2g。三诊腹部隐痛,苔澹黄,尿蛋白(-),隐血(+)。四诊自觉怕热,苔薄黄,脉细。五诊尿白细胞(+),亚硝酸盐(+),夜尿多。六诊夜尿仍多,舌边齿痕明显,苔薄白。七诊夜尿3~4次,苔薄黄,脉细弦。九诊腰部疼痛,耳鸣,头晕,苔薄黄,舌边齿痕,脉细。十诊口干咽干,尿量减少,舌质偏红,舌边齿痕,苔薄白,脉细。
干燥综合征肾损害脾肾气阴两虚热毒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肝硬化病史5年,主要症状包括肝区胀痛、耳鸣、大便不消化、小便黄、疲乏、不喜食油腻。舌质澹红,苔白腻或薄,舌边少苔或舌体大,舌色小紫或小黯。左脉弦细弱或沉弦弱,右脉小细弦或浮弦细。病因病机涉及肝脾失调,痰湿内蕴,气阴两虚。
肝硬化肝区胀痛脾大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后背及腹部出现散在豆粒大白斑,逐渐扩大,现后背、腹部、下肢大面积色素脱落,双手有散在豆粒大白斑。舌红少苔,脉虚弱无力。辨证为血虚受风,肝肾亏虚。家族史中其母42岁生产,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汗出较多,纳食欠佳,夜寐欠安。
白癜风脾肾两虚血虚受风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经停四月,腹部胀痛,兼有痞块拒按,大便滑下,日晡口渴,舌苔白腻,脉弦滑而数。腹部痞块,气机不畅,血因气结,肝湿盛。二诊见腹部胀痛减轻,午后发热减,带下多,腰肢及小腹痰楚下坠,脉弦实。三诊瘀血已下,腹部未舒,腿痠软,湿热下移,脉弦有力。四诊痞块消,胀痛止,血下减少,舌苔白薄,脉弦滑有力。中医病名未明说,证型属血瘀气滞,肝湿内蕴,瘀血阻络。
血瘀湿热气滞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要症状为失眠、多梦、惊惕、头部昏晕、心下悸动、背部酸痛、颜面浮肿、右胁胀满、饮食减少、精神困乏。脉象左大右小,两关微弦。中医诊断为阴分不足,肝郁克脾之证,后转为阳气不潜,阴精亏损。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失眠、多梦、惊惕、头部昏晕、心悸、胁胀、食欲差、精神困乏。切诊脉象左大右小,两关微弦。
失眠肝郁克脾阴精不足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岁,女性。主诉左侧头痛,头晕头胀,学习成绩下降,性格改变。病程自去年10月起。中医诊断为脑外伤后综合征。证型为瘀阻脉络、脑髓失养。病因病机为外伤致脑络瘀阻,气血不畅,脑失所养。舌质紫澹,苔薄黄,脉沉缓。
脑外伤后综合征瘀阻脉络脑髓失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忧郁焦虑、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眩晕耳鸣、潮热盗汗、口苦消瘦,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弦带数。中医病名属肾精衰少,证型为肾阴阳失调。病因病机为肾精衰少,阴阳失衡,天癸渐竭。望诊见舌边尖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情绪症状与体征,切诊脉细弦带数。
部分性雄激素缺乏肾精衰少阴阳失调烦躁易怒
查看详情 →
男,64岁,语言謇涩,左侧半身不遂,病程20天。闭塞性脑血管病,证型为肝肾阴虚,风痰阻闭经络。面部右侧眼裂较小,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舌根稍厚,脉弦紧。伸舌左偏,左手握力差,舌苔根部稍厚。
闭塞性脑血管病肝肾阴虚风痰阻闭舌根发硬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反复全身性小脓疱,伴高热。病程自1981年2月起,多次复发。中医病名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证型湿热蕴久,聚结感毒。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火邪入肺,伏结而成。望诊见双睑潮红,满月脸,水牛颈,皮肤红斑肿胀、灼热,弥漫性脓疱,水疱、大疱、血疱,糜烂渗液,指甲肥厚溢脓。舌质红绛,舌苔黄厚粗糙起芒刺。脉数。
脓疱型银屑病心火妄动火邪入肺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男性,39岁,脑部及左臂外伤,昏迷后神志渐苏。气滞血瘀,瘀阻神明。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精神欠佳,睡眠不稳,头昏眼黑,视物双影。
脑损伤气滞血瘀瘀阻神明脓疱
查看详情 →
女,38岁,病程6年,不寐反复,每晚仅睡3~4小时,多梦易醒,头晕脑胀,精神恍惚,纳呆体倦,心慌气短,面白,舌质淡,脉细。心脾两虚,操劳过度,思虑伤脾,血不荣心,心神失养。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
不寐反复心脾两虚心慌气短纳呆体倦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血小板下降,皮肤紫癜,牙龈出血,月经量多。病程已数年。中医病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型:肝阴虚、肝血弱,肝脾虚损。病因病机:肝阴虚损,血不养肝,脾虚失运。望诊:舌红无苔,边有瘀点。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手足心热,口干不思饮,饮食二便尚可。切诊:脉细数。
血小板减少肝阴虚手足心热舌红无苔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肢体震颤10余年,右上肢震颤,静止时明显,运动时减轻,后逐渐加重至双手颤抖。震颤双手震颤抖动不已,书写困难,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肩胯腰酸楚,面部表情僵滞,言语含混,口角流涎,记忆力减退,情绪易激动,周身疲倦,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小便频数。舌体颤动,略瘦薄,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肾不足,血瘀风动。
肢体震颤肝肾不足血瘀风动肌张力增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每日下午2时许先寒后热,兼发头痛、胸闷、干哕,持续约1小时,汗出热解后乏力、入睡、精神不振、肌肉酸痛、不欲饮食。病程5天。中医诊断疟疾。病因病机为暑湿之邪触犯,久伏少阳膜原,复感风寒引动伏邪,致营卫失和,正邪交争。望诊面色澹黄,舌苔白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寒热、头痛、胸闷、干哕、乏力、肌肉酸痛、不欲饮食。切诊脉弦细而数。
疟疾少阳伏邪暑湿之邪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干咳2年,痰稠而白,阴天及夜晨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过敏性咳嗽。肺热壅盛,痰热互结。
过敏性咳嗽痰热壅肺肺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坠跌损伤左腰胁肋,骨骼受损,气瘀凝阻,疼痛颇剧。腰酸腹胀,小便频数,神疲纳呆。脉细弦数,苔薄腻。面色萎黄,舌苔薄腻。曾患肾盂肾炎。腰部外伤。气瘀凝阻,肾络受损。
腰部外伤气瘀凝阻肾阴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左侧腰腿疼痛3年,遇寒湿加重,得暖缓解,喜按,劳累加重,休息减轻,疼痛放射至足趾,伴酸胀痛麻。舌质澹,苔薄白。脉弦滑。辨证为风寒湿型骨痹证,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肾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留恋久而不愈,壅滞经络,气血凝滞,脉络痹阻。中医病名骨痹证,证型风寒湿型。
骨痹证风寒湿肾气不足腰腿痛
查看详情 →
21岁,产后发热,恶露未断,潮热恶寒,胸脘闷胀,口澹无味,不思饮食,舌质红苔黄腻,脉象细数,舌质红而苔薄黄,脉象虚细稍数,产后血虚,复受暑湿,产后气血虚弱,复为暑湿所乘,补养气血,佐以清热化湿,扶正达邪,调补以复其健康
产后发热暑湿侵袭气血虚弱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