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7岁,头痛、胸闷、项强、双上肢麻木4个月,口干便燥,血压170/110毫米汞柱,舌质胖暗紫苔黄,脉沉细弦,阴虚阳亢,气滞血瘀,舌胖暗苔薄白,脉沉细弦,血压150/100毫米汞柱,血压130/90毫米汞柱
便燥高血压阴虚阳亢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女性,31岁。下腹部胀痛,左侧较甚,左腰痛,气上逆欲呕,下注则腹痛,食后腹胀,大便干结,夜不安寐,头昏神疲,记忆力减退。舌苔白腻,脉细弦。肝气横逆,脾胃健运失常。
便燥肝气横逆脾胃失调气机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产后两个月,发热三天,体温38.2℃,右乳肿痛,色焮红,可触及硬块约6cm,口苦、咽干、大便干燥。中医诊断乳痈初期,病因病机为乳汁不畅,乳络壅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便燥乳痈乳汁壅结乳络不畅
查看详情 →
女性,33岁,颈部肿大3个月,脾气暴躁,善饥消瘦,头胀晕,心慌,手心烦热,夜寐不安,多梦,大便干结,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瘿气,证型为肝气郁结。
便燥瘿气肝气郁结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孕九月,寒少热多,间日而作,脘满烦闷,口渴溲多,误服鳝鱼、桃子致热势益剧。右脉滑大,舌质薄黄。三诊见头面烘热,无汗口腻,大便十五日不更衣,小溲频多,夜不安寐。左脉细弦无力,右脉数大而滑。四诊见身热多汗,舌白口燥,脘气犹满,纳食不多。五诊见脉象平均,舌苔薄腻,胃不加纳,便不复通,肠燥胃干,口中腻浊,脘宇窒滞。中医病名未明,证型属热邪郁肺胃,气分热盛,津液耗伤,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外感邪热,内伤饮食,致气机壅滞,津液受损。望诊见舌质薄黄、舌苔薄腻,舌白口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口渴、溲多、大便不通、夜寐不安。切诊见脉滑大、数大而滑、细数。
便燥疟疾胃热阴液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四肢酸软无力,五心烦热,眩晕,口干而渴且乏味,舌苔白厚,便燥,尿赤,脉沉而有力。中医病名为春温,证型为邪伏三焦脂膜,病因病机为伏气火热,春阳引动而发。望诊见舌苔白厚,舌根黄苔。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见口干而渴、便燥、尿赤。切诊脉沉而有力。
便燥春温伏气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
胃中冷痛40年 胸痛胸闷10年 逆气上冲咽喉 畏寒乏力 失眠盗汗 耳鸣如蝉 口干便燥
舌红有齿痕 苔薄黄 脉沉弦细弱
中医病名:胃痛 胸痹
证型:脾胃气虚 阴虚 气滞
病因病机:脾胃气虚 阴虚 气滞
便燥胃痛胸痹气滞
查看详情 →
李某某,女,43岁。脐腹胀满,胸痛便燥,患经月余。膨胀。肝郁气滞,脾虚失运。面色红,舌质红,苔微白或薄白。脉细弦。胸胀满,唇腐,眼白略黄,便燥。
便燥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腹胀满
查看详情 →
张某,女,7岁6个月,多动烦躁1年,上课时坐不稳,手足乱动,左肩肘不自主抖动,说话啰嗦,口中气臭,心中苦闷,烦躁不安,头晕时痛,失眠多梦,记忆力锐减,体胖,面颊红赤,口渴喜饮凉水,大便燥结,小便色黄,舌绛无苔,脉洪数,病史为长期学习压力致气滞郁结引动心火内炽,二诊舌红苔薄白,脉细数,三诊舌红苔薄腻,脉细缓。
便燥多动症心火亢盛烦躁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7岁。主诉鼻衄两天,出血不止。病程短。中医病名鼻衄,证型胃火炽盛。病因病机胃火炽盛,迫血妄行,上冲于鼻。望诊左侧鼻内肌膜鲜红,鼻内干燥,右侧鼻内有块状血痂附着,肌膜鲜红,鼻中隔前下方脉络怒张,肌膜浅表溃烂。闻诊未提及。问诊口渴不已,善凉饮,饮不解渴,牙齿痛,大便3日未行,小便色黄。切诊未提及。
便燥鼻衄胃火炽盛口渴
查看详情 →
女,11岁,声音嘶哑,咽喉不利似有物阻,咽肿时痛,病程5年,反复发作,扁桃体色淡红,口干欲饮水,大便干结,手足不温,时时低热,舌质淡红,苔薄白略腻,脉沉,辨证为寒痰夹郁热证
便燥扁桃体炎寒痰夹郁热咽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要症状为脐腹胀满、胸痛、便燥,病程月余。中医病名为臌胀,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失运。望诊见舌质红,苔微白或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脐腹胀满、胸痛、便燥、唇腐、眼白略黄。切诊脉象细弦或细。
便燥臌胀肝郁气滞脾虚失运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咳嗽伴衄血十余日,周身壮热,鼻衄严重,口臭,渴引饮,舌苔白厚微黄,尿赤便燥,脉浮滑而数。风热入肺,热伤肺络,肺热迫血妄行。初诊见风热未解,复诊风热虽解,蕴热未清,壮热仍炽。
便燥肺热咳嗽肺热迫血热伤肺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主诉头晕躁急而怒,纳食不化,便燥,右臂不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阴虚,病因病机为虚火上炎。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纳食、便燥、右臂不利;切诊脉细。二诊时症状减轻,脉细弦,舌质红,苔微黄。
便燥肝阴虚虚火上炎头晕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口内生疮,腹痛发硬,便燥。舌红有刺而裂,苔黄,脉细数。证型为肠胃之火上炎。腹痛发硬,便燥为肝胃不和之证。
便燥口内生疮肠胃之火腹痛发硬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主诉热病后腰部酸痛连及胯腹,伴腑行燥结、口干欲饮。舌苔白质红,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腰痛,证属肝肾阴伤,血不养经。病因病机为热病津伤,不能上承则口干,无以下润则便燥,肝肾阴伤,血不养经。
便燥热病阴虚腰痛
查看详情 →
女,60岁。外阴瘙痒反复发作5年,加重3个月,伴口干、双目干涩、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有裂纹,脉弦细。中医病名:阴痒(外阴白色病变)。证型:肝肾阴虚,血燥生风。病机:肝肾阴虚,血燥生风。望诊:舌质红,苔薄有裂纹。闻诊:未提及。问诊:外阴瘙痒、口干、双目干涩、大便不畅。切诊:脉弦细。
便燥外阴瘙痒肝肾阴虚血燥生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三十许,劳嗽二年不愈,动则作喘,饮食减少。脉数六至,细弱仍有根柢。上焦恒觉发热,大便三四日一行,时或干燥。
便燥劳嗽上焦发热脉数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关节疼痛,低热,大便干燥,口干,鼻衄,头眩无力。血沉、抗“O”均偏高。关节疼痛,低热,鼻衄,口干,大便干燥。舌微红,脉细数。热痹病名,病因病机为素体阳盛,感受风寒湿邪,留滞经络关节,邪气郁而化热,肝火上燔,气血逆行,津液不足。望诊舌微红,切诊脉细数。
便燥热痹肝火上炎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卅岁,黄疸数月。黄疸,疑似阴阳二黄兼生,阴黄见皮肤黄而暗晦,阳黄见口渴苔黄便燥,脉沉而数。舌淡红,苔黄腻,脉沉数。
便燥黄疸湿热阴黄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