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男,67岁,左踝关节、左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灼痛7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热痹,辨证属湿热内蕴。急性痛苦面容,体温正常,左踝关节及第1跖趾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不能触碰。血尿酸升高,白细胞增多。
痛风性关节炎热痹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陈某,男,41岁,主诉眩晕,视物飞旋,胸脘痞闷,面色白,四肢麻木,语言低沉,病程10余小时。中医诊断眩晕,证型湿浊中阻,肝阳升动。望诊面色白,舌苔白腻质红。闻诊语言低沉。问诊有哮喘病史,眩晕伴胸脘痞闷。切诊脉迟缓小弦。
眩晕肺气虚脾土虚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小便频数,尿质浑浊,大便不坚。脉细弦而数,两尺虚浮,右足太溪沉微,左足冲阳独盛,太冲弦大。舌胖苔垢腻。按诊脐下悸动,小腹弛软,命门、阳关压有酸胀。诊断为膀胱气化失司,湿热下注,属虚中夹实之证。
膀胱气化失司湿热下注下元不足久病元气耗伤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主诉右侧肢体偏瘫伴言语不清1月余。病史提示头部及右半身疼痛后出现失语及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查体示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肌力分别为0级和1级,霍夫曼征及巴彬斯奇征阳性。中医病名为中风,病机属气血瘀阻,经络不利。舌根发硬,言语不清,右腿跛行无力,右手拇指内收。
中风脑血管栓塞肝风内动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男,45岁,左偏头痛反复发作3年余,昨因受风寒而致偏头痛发作,今晨起后头痛加重。舌淡苔白,脉紧。头痛。肝阳上亢。外感风寒。面色正常,舌淡苔白,脉紧。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头痛加重,病程3年余。
偏头痛风寒犯头舌淡苔白脉紧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左足患脉管炎3年,初起足背红肿疼痛,渐变为红褐色,足趾及脚掌青色,发凉,遇冷则痛剧,步履艰难。体征见左足肿胀、发凉、色青紫,舌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寒邪留阻经络,气血凝滞,肢末失养。
脉管炎寒邪阻络气血凝滞肢末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右肘深部肌肉酸痛持续两周,痛引肩部,影响睡眠。右侧颈部肌肉发紧。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颈部肌肉发紧,左耳穴压痛明显。疼痛持续两周,治疗后症状减轻。
肌肉酸痛肩部牵扯肘部疼痛
查看详情 →
叶某,女,55岁。右面颊阵发闪电式剧痛10年。三叉神经痛(二、三支)。面部阵发性剧痛,病程10年。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疼痛呈阵发性,持续时间长。脉象未提及。
三叉神经痛阳明之气气分之邪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四肢关节酸痛,游走不定,膝关节及手腕关节伸屈不利,眩晕神疲,胸闷心悸,小溲短赤。中医病名为行痹,证型为风寒湿邪侵袭,水亏木旺,风阳浮动。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湿三气之邪,留于经络,内因水亏木旺,风阳浮动。望诊见舌胖苔薄,舌象未详述。闻诊未提。问诊包括症状描述及病程。切诊脉象弦数,左右偏胜,少阳颔厌脉盛,后诊脉象细弦而滑,颔厌冲阳脉盛,小弦,右脉略大,小弦带数,左大于右,颔厌脉平。
行痹水亏木旺风阳浮动心神受扰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哮喘、头晕目眩、梦遗、心悸、健忘、神疲、肢倦、腰背酸楚,病程10年。中医病名哮喘、遗精,证型肺肾两亏、阴虚阳亢。舌象薄质绛,脉象沉细而数,尺部虚大,太溪盛于冲阳。病机为真元耗损,精不化气,阴虚阳亢。
哮喘肺肾两亏阴虚阳亢遗精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全身水肿,颜面浮肿,腹部膨隆,腹胀,小便量少,大便难解,慢性病容,精神萎顿,皮肤苍白,胃纳呆钝,两目视力模糊,血压130/9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为风水(阴水)。病因病机为脾肾两阳不足,疲劳遇风,捍卫失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详述。
阴水水肿腹胀视力模糊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主诉气喘、吐紫黑血盈碗、咳痰带血不绝,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气喘吐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劳力过度,血随气升,冲阳上逆犯肺。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气喘、吐血、咳痰带血、胸中嘈杂、背嵴拘挛,切诊见脉弦、舌红。
气喘吐血阴虚火灼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要症状包括右侧面部活动不利、口角流涎、耳后疼痛、迎风流泪、面部麻木、进食塞食。病程5个月。中医病名为面神经炎,证型为肝血亏虚、筋脉失养。舌红苔薄白,脉沉细。面部活动障碍,右额纹及鼻唇沟变浅,右眼闭目露睛,鼓腮示齿功能不全,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
面神经炎肝血亏虚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女性,49岁。右脚背解溪至冲阳穴间肿块,持续三年,椭圆形,表面光滑,无压痛。足部酸软,活动轻度受限。肿块挤出透明胶状物,针刺后肿块消失。
筋瘤足部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手足麻木,行走不便,病程16天。中医病名痿证,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见左侧皱额变浅,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嘴角下斜,左侧鼻唇沟变浅,左嘴角疱疹。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既往有舌炎病史。切诊见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脊液检查示蛋白升高,细胞数正常,潘氏试验阳性。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
痿证肝肾阴虚痰湿阻络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胃下垂一年半,腹痛1周。病史显示胃下垂15厘米,体质瘦弱,纳差,上腹阵痛。舌质澹红、苔白薄润,脉沉缓无力。诊断为腹痛(胃下垂),辨证为久病体虚,中气虚陷。
胃下垂中气下陷体质瘦弱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包括痹痛有年,肢节酸楚,右肢酸痛麻木,手指握物不力,下肢萎软,头晕,纳少,大便溏薄,腰酸遗精,早泄。中医诊断为肝脾肾三经同亏,脾湿困倦。病因病机为湿邪偏胜,肾亏,虚阳上浮。望诊见舌质红,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脉濡缓,太溪、冲阳、太冲细。
痹证肝阳上亢脾湿困倦肾亏
查看详情 →
形瘦,脉虚,左部空大。咳嗽病程三年,行走气喘,脐下气冲则咳甚而呕。中医病名:咳嗽。证型:肾虚气逆。病因病机:任脉失任,冲阳上犯,犯肺致咳。望诊:形瘦。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咳嗽三年,气冲则咳呕。切诊:脉虚,左部空大。
久咳气喘肾虚三焦受累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中痰昏厥,咳嗽上气,胸膈痞满,唇麻舌謇,语言艰涩,夜不安寐,食欲不振,足背发冷。脉弦而滑,舌苔薄白。中医病名为痰饮,证型为痰饮结聚肺胃,中阳失于运煦。病因病机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饮阻络,肺胃不降。舌象薄白,脉象弦而滑。
痰饮入络肺胃不降舌謇唇麻咳逆上气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患者,发热3天后退,出现气从脐下上冲、呃逆不断、面红心悸、日夜不能平卧、语言断续、5天未进食。邪热扰后,真阴已虚,冲阳不安。脉弦洪鼓指,舌光绛燥。
真阴已虚气逆上冲呃逆不断面红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