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部憋闷气短打嗝10年。中医诊断胸痹,证型心血瘀阻。面色暗红,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涩。病程10年,病机为心血瘀阻,气血不畅,胸阳不振。
胸痹心血瘀阻心阳不振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李式子,燥疫白喉,素禀阴虚,染时行燥疫而发。喉燥纯白,咳吐粘涎,鼻塞,颔肿,口干,便秘。脉象缓滑而大,舌苔白厚带灰而糙。伏火内盛,燥毒外引,酿成时疫白喉。病因属燥疫,病机为燥毒外引,伏火内盛,津液不得四布,湿热郁蒸,阻其脾胃升降之机。
燥疫白喉肺胃津伤痰涎胶滞伏火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胸闷、憋气、时有心悸半年。现症见胸闷、憋气、心悸、干咳无痰、口干喜凉饮、纳呆、大便成形、小便调、寐尚可。舌苔黄略厚,脉沉细略弦数。中医诊断为胸痹、咳嗽,辨证为邪居胸中,阴乘阳位,肺失宣降。
气滞胸痹肺热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四十岁,经水愆期,腹大如鼓,行路喘促,饮食胀满。中医病名属水臌,证型为痰饮,病因病机为水饮内停,气化失常。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经水异常、腹胀、喘促、饮食不利,切诊见脉滑大,歇止不规律。
气滞水饮证脾阳虚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恶寒发热,喉际作痒,咳嗽频作3日,晨起与夜半为甚,痰多色白,咯痰欠爽,咳引胸痛,胸部窒闷,饮食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证属风寒外袭,肺失宣降,肺络不利。
风寒犯肺肺失宣降肺络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憋气、嘶哑、咽干、唾液干涸,憋气发作顺序为劳累→咽干→咽头作痒→咳→憋气及大汗。病程四月。中医病名为咽喉病,证型为肺气失舒、声门痉挛,病因病机为肺气失宣、津液不布。望诊见咽黏膜轻度充血,后壁污红,舌薄苔,舌根黄腻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咽干、唾液干涸、憋气发作规律。切诊见脉细数、脉细、脉平有弦意。
声门痉挛肺肾阴伤咽干液亏心胃伏热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咳嗽、咳痰、气喘间作30余年,再发5天。刻下咳痰质浓色黄,口干苦,夜寐不佳,大便每日2~3行。舌质暗,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细滑。肺功能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中医诊断肺胀,证属痰饮化热。肺胀病机为痰浊、瘀血互结,肺失肃降,肾不纳气。
气滞肺胀痰饮化热肺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胸部憋闷疼痛,饥饿、饭后及食冷热食物后加重,伴气紧气短,背部紧迫感,咽部有物阻塞感,咯白浊痰。病程一年余。唇舌晦暗,舌苔薄白微腻,脉弦紧。诊断为胸痹,病机为胸阳不振,痰浊阻络。
气滞胸痹胸阳不振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痛,脉象沉紧。中医病名肺伤寒,证型肾气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痛、昏睡、谵语、四肢微厥,切诊脉象沉紧。
肺伤寒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喘咳,咳白色泡沫样痰,夜不能寐,心悸气短,胸膈满闷,腹胀,胁肋刺痛,口唇紫绀。病程32年,50岁已不能体力劳动。舌质紫暗,舌边尖瘀点,舌下静脉迂曲怒张,白黄燥苔,有芒刺。脉沉细涩。证属久喘伤肺,肺气日衰,复因寒邪袭肺,瘀血阻肺,肺失宣降。
气滞血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气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呼吸急促,胸闷不适,周身浮肿,按之凹陷,口不渴,食少无力,小便短少,大便微溏。风寒袭表,内舍于肺,气道不利,形寒饮冷,水气上干,射渍华盖,因而作喘。气滞水壅,水停气敛,肺失制节,气化不宣,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气滞水壅风寒袭表水气上干肺失制节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