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青紫+支气管哮喘+哮喘

女,46岁,反复咳嗽、气喘、胸闷20年,加重1周。哮病,证属风寒外束,痰饮内阻。咳嗽、气喘,喉中哮鸣音,痰清稀不易咳出,心累、胸闷、气急,活动后尤甚,不能平卧,畏寒、怕风、汗出而冷,面色晦黯,口唇轻度发绀,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浮。家族中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哮病风寒外束痰饮内阻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3岁。主诉咳嗽喘促,呼吸困难,胸闷,张口出气,咯痰黏白起泡沫,有时黄黏痰。病程20年,近2天加重。面色黯晦,口唇青紫,舌苔灰腻,舌质较红,脉弦滑、重按无力。辨证为表寒内热,脾肺两虚。体查见桶状胸,杵状指,满肺哮鸣音,双下肺细湿啰音,气急不能平卧。症状包括口干喜热饮,食纳无味,小便稍黄,大便3日未行。
支气管哮喘口唇青紫表寒内热脾肺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咳喘5年余。主症为咳喘,遇冷、刺激性气味诱发,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纳差,动则气短汗出,四肢无力,便溏,咽干。面色灰暗,浮肿状,舌澹体胖,苔薄白滑润,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属肺肾双虚、寒痰阻窍型。
支气管哮喘肺肾双虚寒痰阻窍咳喘不止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哮喘病史6年,近3天哮喘不能平卧,咳痰困难,口唇青紫,脉数而无力。急性病容,端坐呼吸,胸部膨隆,双肺喘鸣音,心率124次/分。中医诊断为哮喘,病机属正虚邪盛。
哮喘正虚邪盛肺气肿痰阻气滞
查看详情 →
68岁女性,主诉哮喘病史20年,冬季加重,喘甚则胸闷气促,喉间痰鸣,不能平卧,颜面及口唇青紫,颈脉怒张,动则气促,胸闷纳呆,消瘦畏寒,肢冷便溏,夜尿频多。中医诊断哮喘,证属脾肾两虚,肾不纳气。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哮喘脾肾两虚肾不纳气阳虚
查看详情 →
女,30岁。恶寒发热、自汗、咳嗽、胸闷气喘、痰多7d。面色苍白、舌淡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浮滑无力。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元气不足,外寒引动内饮,肺失宣降。
支气管哮喘口唇青紫元气不足外寒引动内饮
查看详情 →
男性,46岁,支气管哮喘十年,冬春季多发,夜间加重。呼吸急促,胸闷憋气,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口唇青紫,痰黏色白,咳吐不利,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淡黄。两肺听诊满布哮鸣音,两肺底散在湿啰音,心率96次/分,律齐。胸片示两肺纹理粗乱。中医诊断哮证,证型痰热伏肺,肺失宣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支气管哮喘口唇青紫痰热伏肺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支气管哮喘,病程10余年,遇寒易发。现症见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喘息抬肩,痰声漉漉,大汗淋漓,口唇青紫,不能平卧。体征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29次/分,两肺布满哮鸣音,叩诊高清音。辨证为宿疾复感寒邪,肺失宣肃,痰浊内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哮喘寒邪侵袭痰浊内阻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20余年。病程长,秋冬发病,春夏好转,近年加重,现终日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夜间尤甚,伴腰酸腿软、乏力、脑转耳鸣、下肢欠温、小便清长、纳差、寐差。体格检查示桶状胸,吸气短促,呼气延长,说话费力,坐卧不安,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哮喘,证型肺肾亏虚型。病位在肺。病因病机为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肾虚则腰酸腿软、脑转耳鸣、下肢欠温、小便清长。
慢性支气管哮喘肺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气喘30余年,加剧1天。病程30余年,秋冬发病,春夏缓解。体格检查见桶状胸,口唇青紫,舌澹苔白,两脉浮大无根。辨证为久病肺虚及脾,正虚喘脱型。病位在肺、脾。中医诊断为哮喘。
支气管哮喘正虚喘脱肺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咳嗽痰喘3年,逐年加剧,近半月哮喘反复发作。病史见喘息发作时张口抬肩,倚息不得卧,喉中痰鸣,额汗微出,口唇青紫,四肢逆冷,不知人事。本次就诊见胸闷,心前区寒冷,舌红苔少,脉浮大无力,时呈“结代”。诊断为肺病累心,心阳受损,气阴两伤,肺失肃降。
支气管哮喘心阳受损气阴两伤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