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吐血量大,初夏发病,病程较长。咳喘、泄泻、潮热、形瘦骨立、精神萎软。左脉濡涩,右寸关大。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咳而音哑,两足欠温,两尺脉弱。病因属寒凉伤中,中气虚寒,寒凉激火上行,致阴亏火旺之象。中医病名为咳喘,证型属中气虚寒,病因病机为寒凉伤中,寒热错杂。
喘促吐血阴亏火旺咳而音哑
查看详情 →
2.5岁男童,发热、咳嗽、喘促、有痰,病程3天。舌红苔白厚,脉数有力。肺部听诊细小水泡音,胸片示右下肺炎性改变。诊断为肺炎喘嗽,病机属痰热闭肺。
喘促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发热
查看详情 →
67岁女性,喘促气难接续,倚被端坐,张口抬肩,大汗淋漓,面赤如妆,舌光绛无苔且干敛,脉阳脉大而尺欲绝。中医诊断为脱证,阴竭于下,阳越于上。病程3天,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静脉通路困难,血压极低。症状包括喘促、大汗、面赤、舌干绛无苔,脉象阳脉大而尺欲绝。
喘促脱证阴竭阳越胸水
查看详情 →
男,52岁。胃脘积块年余,剑突下正中,碗口大,高突如瓢,常痛,按之痛增,伴面肢浮肿,动则喘促,心悸,气短,食少,腹胀。舌澹,苔白厚腻滑,脉结代。中医诊断癖积,属中阳不足,痰饮水气宿食结聚。
喘促癖积中阳不足痰饮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四十余,壮热无汗,胸中烦热,喘促,口渴喜饮,头犹觉疼,身有拘束感。脉洪滑而浮,舌苔白滑微黄。伏热内发,寒邪外束,外寒内热。
喘促热病寒邪伏热
查看详情 →
男,三月十八日,左关脉洪大,右脉弦滑而细数。湿痰素盛,肝气逆上,阻肺致喘促。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程未提,主诉喘促。中医病名喘证,证型痰热壅肺,病因湿痰内盛,肝气上逆,病机肺失清肃,痰热上逆。
喘促湿痰肝家逆气肺清肃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颜面浮肿迅速延及周身,入院时已8天无尿,周身肿烂如泥,腹水征阳性。症状包括喘促气粗、坐不得卧、倚息鼾声如雷、神志呆钝、气息尿臭、大便稀溏如柏油。血压154/98毫米汞柱。尿检蛋白+++,红、白细胞及颗粒管型可见。血清蛋白总蛋白5.2克,白蛋白2.6克,球蛋白2.6克,非蛋白氮214.2毫克%,肌酐15毫克%,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西医诊断为急进性肾炎尿毒症期。
喘促水肿尿毒症蛋白尿
查看详情 →
幼,热盛痰升,肺气被阻,风生自里,喘促唇黑,手纹伏而不现。肺热壅盛,痰浊内蕴,风邪内动。面色晦暗,舌质红,苔黄腻。声音嘶哑,气息急促。脉浮数。
喘促热盛痰升肺气被阻外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大汗大热、烦热不止、喘促、嗜睡、谵语、大便3天未行、小溲短赤。舌苔焦黑,脉洪大而数。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剂,伤津耗气,气阴两伤,邪热入里,属火逆坏病。脉证合参,为气阴两伤、邪热内盛之证。
喘促春温气阴两伤邪热入里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主诉支气管哮喘病史,发作频次逐渐增加。体型瘦小,面色苍白,气息喘促,纳食差,精神倦怠,二便调。舌质澹红,苔薄微黄腻,脉弦细。辨证为风寒束肺,肺失肃降。二诊时舌边稍红,苔薄微黄,脉弦细,辨证为气阴两虚。
喘促支气管哮喘风寒束肺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慢性咳喘二十余年,因气温骤降病情加剧。发热39.5℃,面色潮红,喘促,心胸憋闷,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咯黄黏痰,口干,大便五天未行,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腻。双肺满布哮鸣音,双肺底可闻及中小水泡音。中医诊断为痰热蕴肺,肺失肃降。
喘促慢性咳喘痰热蕴肺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
女,感冒风热,遍身瘾疹,烦渴滑泻,喘促,脉浮数无力。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感冒风热、遍身瘾疹、烦渴滑泻、喘促,病史未提及,脉象浮数无力。
喘促感冒风热遍身瘾疹烦渴滑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诉偏复咳嗽1月余,伴气急、喘促,心情不舒时加重,胸闷胁胀。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肺失宣降之咳喘。
喘促咳嗽气滞肝郁
查看详情 →
女,52岁,冠心病病史7年,喘促咳嗽间断发作,近1个月加重。咳痰不爽,咳吐涎沫,动则喘促,胸闷,汗出,气短,乏力,面色苍白,夜间盗汗,口干,口唇紫暗,纳差,夜寐差,大便干,小便少。气阴两虚。舌淡暗,苔薄白略腻,脉沉细。
喘促冠心病气阴两虚肺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8岁,女性。主诉哮喘反复发作,伴咳嗽、喘促、痰多、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病程两年多,发作时面色发白,出汗,喉中有哮鸣声及痰声,心跳快,夜间尤甚。舌苔白稍厚,脉虚弱。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型为本虚标实,病因病机为肺肾气虚,痰浊内蕴。望诊见面色黄,眼圈发青。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咳嗽、喘促、痰多、出汗、食欲差。切诊见脉虚弱。
喘促哮喘肺肾气虚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喘促15年余,病情日益加重。症状包括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接续,声怯神疲,下肢浮肿,汗出,腰酸肢冷,面唇发绀。舌澹苔白而润,脉微细沉弱。中医诊断为肺肾俱虚,肾不纳气。病因病机为肺肾俱虚,气失摄纳,出纳失调,阳虚寒凝血瘀。
喘促肺肾俱虚肾不纳气久病伤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喘促月余,脾湿肝热,肺气失降,痰阻上焦。六脉弦滑而大,按之力实。
喘促脾湿肝热肺气失降痰阻上焦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寒热,咳嗽不畅,喘急胸高,喉中痰鸣如拉锯。外感风寒,痰浊壅肺,肺气失宣。面色青白,舌苔白腻,脉浮滑。声音嘶哑,气息急促,痰声漉漉。胸膈胀满,呼吸困难。
喘促咳嗽痰鸣
查看详情 →
女,57岁,胸中钝痛,憋闷欲死1天。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病史。胸闷加剧,面唇青紫,喘促不安,汗出肢冷,脘胀纳呆,大便不畅,小便短少。舌质暗澹,舌下静脉青紫粗大迂曲,舌苔薄白,脉沉滑。中医诊断:真心痛先兆,痰瘀痹阻,胸阳不振,心络不通。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心肌缺血。
喘促真心痛先兆痰瘀痹阻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间作3年余,伴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1日。舌暗红、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痰瘀互阻。病因病机为痰瘀互阻。
喘促头晕痰瘀互阻脾虚
查看详情 →